温病论病源二首

《外台秘要》书籍目录

《病源》经言,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寒,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为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中而即病者,名为伤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于肌肤中,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又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冒寒气之所致。(以上与《伤寒论》同)凡病伤寒而成温病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故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又因于寒,欲如运枢,故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也。又有冬时伤非节之暖,名为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也。有病温者,乃天行之病耳,其冬月温暖之时,人感乖候之气,未遂发病,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天气暄热,温毒始发,则肌肉斑烂也。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曰人清净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又云,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也。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故曰,精者身之本,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也。有病温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之间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裨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凡肤热,其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汗且出也。凡温病患,三二日身躯热,脉疾头痛,食饮如故,脉直疾,八日死。四五日头痛脉疾喜吐,脉来细,十二日死。此病不疗,八九日脉不疾,身不痛,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牒牒,按不弹手指,时大,心下硬,十七日死。病三四日以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脉细小难得者,死不治也,下利腹中痛者死不治。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台秘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台秘要》书籍目录
  1. 温病论病源二首《外台秘要》
  2. 温病论《医贯》
  3. 温病脉法解《研经言》
  4. 温病六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5. 温病脉论《三指禅》
  6. 温病六日候《诸病源候论》
  7. 温病脉是虚象《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8. 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诸病源候论》
  9. 温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10. 温病类《察病指南》
  11. 温病面部五色应证篇《形色外诊简摩》
  12. 温病劳复候《诸病源候论》
  13. 温病名义《四圣悬枢》
  14. 温病劳复方四首《外台秘要》
  15. 温病脓血利候《诸病源候论》
  16. 温病劳复《中医词典》
  17. 温病衄候《诸病源候论》
  18. 温病狂言候《诸病源候论》
  19. 温病呕候《诸病源候论》
  20. 温病渴候《诸病源候论》
  21. 温病派《中医名词词典》
  22. 温病渴方二首《外台秘要》
  23. 温病七日候《诸病源候论》
  24. 温病九日以上候《诸病源候论》
  25. 温病岐视《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6. 温病解释之正误《温病正宗》
  27. 温病岐视《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8. 温病解《四圣悬枢》
  29. 温病起手太阴论《温病条辨》
  30. 温病结胸候《诸病源候论》
  31. 温病取吐候《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