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停腹胀
疹家营热郁发,营藏于肝,其病自在厥阴。厥阴以风木主令,木郁风盛,津血耗伤,必生消渴。渴而多饮,土燥木达者,下窍疏泄,则水不停留。若土湿木郁,疏泄不行,必有停水。疹点出后,水停腹胀者,十之八九。此缘脏阴素旺,不能消水。若在痘家,便是三阴脏寒之证,疹家脏阴不亏,则经热外发,反得其益。其经热隆盛,脏寒固不发作,而积水停瘀,必当泻之。其后腹满胁胀,头目晕眩,咳喘气逆,干燥思饮,而水入即吐,不能容受,以猪苓泻其积水。溲溺一通,浊气下达,则眩晕咳喘诸证俱瘳矣。
猪苓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二钱 滑石一钱,研 阿胶一钱,炒,研
治疹后水停,胀满咳喘诸证者。

- 水停腹胀《四圣悬枢》
- 水调膏《是斋百一选方》
- 水通身肿方一十一首《外台秘要》
- 水调膏《是斋百一选方》
- 水通身肿候《诸病源候论》
- 水调膏《是斋百一选方》
- 水通身肿秘方《华佗神方》
- 水獭肉《饮食须知》
- 水突《中医词典》
- 水獭肝《得配本草》
- 水突(一名水门)《针灸大成》
- 水獭肝《本经逢原》
- 水突Shǔitū《针灸学》
- 水獭《本草纲目》
- 水土不服《中医名词词典》
- 水苏《本草乘雅半偈》
- 水土不服《中医词典》
- 水苏《本草择要纲目》
- 水土合德“水土合德,世界大成矣。”《思考中医》
- 水苏《名医别录》
- 水土流失站在中医的立场看环境。《思考中医》
- 水苏《本经逢原》
- 水卫生标准《预防医学》
- 水苏《证类本草》
- 水位《中医词典》
- 水苏《医学入门》
- 水蜈蚣《中药学》
- 水苏《本草衍义》
- 水瑕深翳《中医词典》
- 水苏《新修本草》
- 水霞翳障《中医词典》
《四圣悬枢》
- 自叙
- 卷一·温病解第一
- 卷二·疫病解第二
- 疫病原始
- 寒温病异
- 表里殊法
- 温疫由来
- 寒温殊病
- 表解热除
- 阴衰营陷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三阳传胃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六经治法
- 停水不消
- 寒疫由来
- 表里同异
- 表解寒散
- 阳衰卫陷
- 传经大凡
- 阳旺传腑
- 阴盛传脏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卷三·痘病解第三
- 痘病根原
- 痘病消长
- 热吉寒凶
- 抑阴扶阳
- 太阳经证
- 阴阳盛衰
- 停水不消
- 烦渴发热
- 血升鼻衄
- 阳明经证
- 发热出痘粒满痂生
- 红白消长
- 发紫变黑顶平根散
- 郁重粒多蒙头锁项抱鼻环唇肿消眼闭
- 阳明府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庸工谬妄
- 卷四·疹病解第四
- 卷五·伊公四问第五
- 附录:药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