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经大凡
寒疫传经,亦与伤寒相同,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阳性热而阴性寒,里热非盛,不入阳明之腑,内寒非盛,不入太阴之脏。始终在表,未尝内陷,六日经尽,则邪退正复,汗出而愈矣。
其卫盛而感轻者,皮毛易泄,则先期而汗解。其卫虚而感重者,腠理难开,则过期而汗解。其卫弱郁深,不能遽发,往往振栗战摇,而后汗出。
寒战者,少阳之证,寒战而不能发热者,相火之虚,发热而不能汗出者,表寒之盛也。少阳为阴阳之枢,寒极则入于太阴,热极则入于阳明,故阴阳偏胜而内传脏腑,多由少阳而入。入于脏腑,则解无定期而动致危亡,不可不慎也。

- 传经大凡《四圣悬枢》
- 传经大凡《四圣悬枢》
- 传经读法《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传经大凡《伤寒悬解》
- 传经二 少阳十七《伤寒悬解》
- 传经辩(八附合病并病义)《景岳全书》
- 传经二 太阳四十九《伤寒悬解》
- 传经《医述》
- 传经发明《时方妙用》
- 传经《中医词典》
- 传经各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传经《中医名词词典》
- 传经解《伤寒说意》
- 传化之腑《中医词典》
- 传经尽《中医词典》
- 传化《中医词典》
- 传经里证曰攻里《疡医大全》
- 传谷《中医词典》
- 传经三 少阳十八 三阴去路《伤寒悬解》
- 传道之官《中医词典》
- 传经三 太阳五十《伤寒悬解》
- 传道之腑《中医词典》
- 传经四 太阳五十一《伤寒悬解》
- 传道廓《中医词典》
- 传经五 太阳五十二《伤寒悬解》
- 传导廓《中医词典》
- 传经一 太阳四十八《伤寒悬解》
- 传丹杂方《证治准绳·幼科》
- 传劳百一选方《医方考》
- 传出神经药理学实验中的选择与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 传能线密度和相对生物效应《核、化学武器损伤》
《四圣悬枢》
- 自叙
- 卷一·温病解第一
- 卷二·疫病解第二
- 疫病原始
- 寒温病异
- 表里殊法
- 温疫由来
- 寒温殊病
- 表解热除
- 阴衰营陷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三阳传胃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六经治法
- 停水不消
- 寒疫由来
- 表里同异
- 表解寒散
- 阳衰卫陷
- 传经大凡
- 阳旺传腑
- 阴盛传脏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卷三·痘病解第三
- 痘病根原
- 痘病消长
- 热吉寒凶
- 抑阴扶阳
- 太阳经证
- 阴阳盛衰
- 停水不消
- 烦渴发热
- 血升鼻衄
- 阳明经证
- 发热出痘粒满痂生
- 红白消长
- 发紫变黑顶平根散
- 郁重粒多蒙头锁项抱鼻环唇肿消眼闭
- 阳明府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庸工谬妄
- 卷四·疹病解第四
- 卷五·伊公四问第五
- 附录:药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