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吐泄蜷卧四逆发痒黑陷便血便脓溃烂无痂痘疔坚石
痘病五日,但传少阴之经,不入少阴之脏,此为顺证。火败寒胜,则入肾脏,《伤寒少阴》欲寐、蜷卧恶寒、四肢厥逆、咽痛吐利之条,陆续见矣。少阴从君火化气,病则水胜而火败,寒长而热消,必至之势也。
少阴脉循喉咙,寒水上凌,相火失根,甲木逆冲,是以咽痛。寒水侮土,中气崩溃,胃逆则呕,脾陷则利。阳动而阴静,阴胜阳奔(奔(fèn 偾) 《集韵》:“奔,覆败也。),水旺火熄,故蜷卧恶寒而但欲寐也。脾胃并主四肢,寒水侮土,四肢失温,故手足厥逆。阳胜则卫气发达而肌肤鲜华,阴胜则卫气沦郁而皮毛黎(黎 通“黧”。《正韵》:“黎,黑也,与黧同。”)黑,卫气幽埋,不能发越,故郁而为痒。既不外发,则当内陷,势无中立之理,是以痒则必塌,而黑则必陷也。水寒土湿,风木郁陷,疏泄不藏,是以便血。湿寒凝涩,膏血腐败,风木失荣,是以下脓。卫气者,所以熏肤而充身,卫肌腠而敛皮毛,阳虚卫败,则肌肤失其收敛,溃烂而无痂壳。阳性松活,阴性石坚,寒水坚凝而石,故主痘疔。阴莫盛于少阴,所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语。故阴气独盛。痘家死证,悉以肾阴之盛也。
流水煎半杯,热服。
治少阴咽痛者。
流水煎半杯,温服。
治蜷卧恶寒,四肢厥冷者。
人参三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二钱 黄芪三钱 附子二钱 升麻一钱 紫苏三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
治痒塌黑陷者。
甘草一钱 白术二钱 附子二钱 阿胶一钱 生地一钱 桂枝一钱 芍药二钱 灶中黄土三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
治便血者。
流水煎至米熟,取半杯,入石脂末五分,温服。
治便脓血者。
苓桂参甘黄芪汤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茯苓二钱 桂枝一钱 黄芪三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
治溃烂无痂者。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一钱 附子二钱 红花二钱 苏叶二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
治痘疔坚石者。
先用银针刺之,后服此汤。

- 咽痛吐泄蜷卧四逆发痒黑陷便血便脓溃烂无痂痘疔坚石《四圣悬枢》
- 咽痛吐利证十 少阴十一《伤寒悬解》
- 咽痛续法《医学纲目》
- 咽痛失音秘方《华佗神方》
- 咽痛预兆《中医疾病预测》
- 咽痛失音《金匮翼》
- 咽痛预兆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 咽痛门主论《疡医大全》
- 咽痛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 咽痛门主方《疡医大全》
- 咽唾《中医词典》
- 咽痛喉风《友渔斋医话》
- 咽系《中医词典》
- 咽痛歌《伤寒百证歌》
- 咽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咽痛不能言《丹溪手镜》
- 咽炎《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 咽痛半年《名师垂教》
- 咽炎《自我调养巧治病》
- 咽痛《伤寒指掌》
- 咽炎《病理学》
- 咽痛《广瘟疫论》
- 咽痒《医效秘传》
- 咽痛《医效秘传》
- 咽异感症《百病自测》
- 咽痛《伤寒寻源》
- 咽异感症《耳鼻咽喉外科学》
- 咽痛《友渔斋医话》
- 咽硬《沈氏女科辑要》
- 咽痛《丹溪手镜》
- 咽瘀症(胎症)《冯氏锦囊秘录》
《四圣悬枢》
- 自叙
- 卷一·温病解第一
- 卷二·疫病解第二
- 疫病原始
- 寒温病异
- 表里殊法
- 温疫由来
- 寒温殊病
- 表解热除
- 阴衰营陷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三阳传胃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六经治法
- 停水不消
- 寒疫由来
- 表里同异
- 表解寒散
- 阳衰卫陷
- 传经大凡
- 阳旺传腑
- 阴盛传脏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卷三·痘病解第三
- 痘病根原
- 痘病消长
- 热吉寒凶
- 抑阴扶阳
- 太阳经证
- 阴阳盛衰
- 停水不消
- 烦渴发热
- 血升鼻衄
- 阳明经证
- 发热出痘粒满痂生
- 红白消长
- 发紫变黑顶平根散
- 郁重粒多蒙头锁项抱鼻环唇肿消眼闭
- 阳明府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庸工谬妄
- 卷四·疹病解第四
- 卷五·伊公四问第五
- 附录:药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