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重粒多蒙头锁项抱鼻环唇肿消眼闭
痘病营闭卫郁,郁轻者稀,郁重者密。密之极者,卫郁不能尽发,危证也!此当用清补温散之剂,使卫旺表疏,阳郁尽发,不至死也。
蒙头锁项者,足三阳之不降也。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而总由于项。阳根下弱,营阴闭束,经气不降,故头项偏多。太阳在后,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各有其部,而悉缘阳明之弱。阳明者,三阳之长,阳明不降,故太少二阳逆行而上也。抱鼻环唇者,阳明之不降也。手足阳明之经,挟鼻环唇,阳明不降,故环抱于口,亦以阳明之虚也。四肢秉气于脾胃,脾旺则气达手足之掌,胃旺则气达手足之背。足之三阴,皆随太阴而上升,足之三阳,皆随阳明而下降。太阴主营,阳明主卫,痘者卫气之郁发,则关乎阳明而不关乎太阴。卫气昼行于六阳,夜行于六阴,手足背外之痘,阳明之气也,手足掌内之痘,亦阳明之气也。阳明旺则发布于手足,阳明虚则上壅于头面。此当补阳明以壮卫气,使卫气四达,亦可生也。
其升发之时,郁重粒多,头面偏密者,肤肿眼合,自是常事。若肿消而眼闭者,即卫气之陷也。亦当补阳明以益卫,疏太阴以开营,使营散而卫发,万无一失也。
参芪姜苏石膏汤
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 黄芪三钱 石膏一钱 大枣三枚 苏叶三钱 生姜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
治痘密者。
流水煎半杯,温服。
治痘抱鼻环唇者。
参芪麻桂红蓝汤
人参三钱 甘草一钱 黄芪三钱 桂枝一钱 丹皮一钱 红花一钱 升麻一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
治肿消眼闭者。

- 郁重粒多蒙头锁项抱鼻环唇肿消眼闭《四圣悬枢》
- 郁中《中医词典》
- 育《中医词典》
- 郁症脉候《类证治裁》
- 育肠丸《洪氏集验方》
- 郁症论治《类证治裁》
- 育肠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郁症《证治汇补》
- 育麟宝《保健药膳》
- 郁症《寿世保元》
- 育神茶《茶饮保健》
- 郁症《续名医类案》
- 育阴潜阳《中医词典》
- 郁症《中医名词词典》
- 育婴丹《扁鹊心书》
- 郁证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育婴脉《丹医秘授古脉法》
- 郁证《明医指掌》
- 彧中《针灸大成》
- 郁证《万病回春》
- 彧中《气功外气疗法》
- 郁证《古今医鉴》
- 彧中《中医词典》
- 郁证《医学正传》
- 彧中《针灸学》
- 郁证《中医词典》
- 浴《中医名词词典》
- 郁证《景岳全书》
- 浴《中医词典》
- 郁皂茶《茶饮保健》
- 浴儿《针灸大成》
《四圣悬枢》
- 自叙
- 卷一·温病解第一
- 卷二·疫病解第二
- 疫病原始
- 寒温病异
- 表里殊法
- 温疫由来
- 寒温殊病
- 表解热除
- 阴衰营陷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三阳传胃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六经治法
- 停水不消
- 寒疫由来
- 表里同异
- 表解寒散
- 阳衰卫陷
- 传经大凡
- 阳旺传腑
- 阴盛传脏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卷三·痘病解第三
- 痘病根原
- 痘病消长
- 热吉寒凶
- 抑阴扶阳
- 太阳经证
- 阴阳盛衰
- 停水不消
- 烦渴发热
- 血升鼻衄
- 阳明经证
- 发热出痘粒满痂生
- 红白消长
- 发紫变黑顶平根散
- 郁重粒多蒙头锁项抱鼻环唇肿消眼闭
- 阳明府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庸工谬妄
- 卷四·疹病解第四
- 卷五·伊公四问第五
- 附录:药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