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卫殊伤
肺藏卫气,肝藏营血,寒则伤营而不伤卫,以卫气肃静,孔窍阖而寒莫由入,是以不伤。唯血温而窍开,乃伤于寒。风则伤卫而不伤营,以营血蒸动,孔窍开而风随汗解,是以不伤,唯气凉而窍阖,乃伤于风。然寒伤营血,而病则在卫,以营性升发,一被寒邪,阖其皮毛,则营愈欲发,外乘阳位,而束卫气,故卫闭而恶寒。风伤卫气,而病则在营,以卫性降敛,一被风邪,开其汗孔,则卫愈欲敛,内乘阴位,而逼营血,故营郁而为热。
胃为戊土,乃卫气变化之原,伤寒之病,戊土与金水受之。金水司气,随戊土而下降,以阳体而胎阴魄,故气常清降而外敛,伤寒而气反内郁,是以病在气分。脾为己土,乃营血滋生之本,中风之病,己土与木火受之。木火主血,随己土而上升,以阴体而抱阳魂,故血常温升而内发,中风而血不外达,是以病在血分。
气清而孕水,故气病则寒盛,而为伤寒;血温而孕火,故血病即热盛,而为温病。秋冬之感,皆是伤寒,其时非必无风,中于风者,便是秋冬之温病;春夏之感,皆是中风,其时非必无寒,伤于寒者,便是春夏之寒病。究竟秋冬寒多而风少,故往往病寒,春夏寒少而风多,故往往病温,时令不同也。

- 营卫殊伤《四圣悬枢》
- 营卫殊病《伤寒悬解》
- 营卫双调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 营卫生会《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 营五十周《黄帝内经太素》
- 营卫生会《内经评文》
- 营血《中医名词词典》
- 营卫生会《灵枢悬解》
- 营血《中医词典》
- 营卫生会《黄帝内经·灵枢》
- 营养、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中医饮食营养学》
- 营卫三焦《针灸甲乙经》
- 营养不良《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营卫三焦《类经》
- 营养不良《百病自测》
- 营卫气血《中医词典》
- 营养不良《儿科学》
- 营卫气血《中医名词词典》
- 营养不良对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临床营养学》
- 营卫气行《黄帝内经太素》
- 营养不良和消瘦《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营卫气别《黄帝内经太素》
- 营养的药理学《临床激光治疗学》
- 营卫气《景岳全书》
- 营养概述《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营卫篇《经络全书》
- 营养供给《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营卫论(附律二条·附答营卫五问)《医门法律》
- 营养过剩,为什么中医还要进补呢?《中医之钥》
- 营卫论《冯氏锦囊秘录》
- 营养和高血压病《临床营养学》
《四圣悬枢》
- 自叙
- 卷一·温病解第一
- 卷二·疫病解第二
- 疫病原始
- 寒温病异
- 表里殊法
- 温疫由来
- 寒温殊病
- 表解热除
- 阴衰营陷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三阳传胃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六经治法
- 停水不消
- 寒疫由来
- 表里同异
- 表解寒散
- 阳衰卫陷
- 传经大凡
- 阳旺传腑
- 阴盛传脏
- 太阳经证
- 阳明经证
- 阳明腑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卷三·痘病解第三
- 痘病根原
- 痘病消长
- 热吉寒凶
- 抑阴扶阳
- 太阳经证
- 阴阳盛衰
- 停水不消
- 烦渴发热
- 血升鼻衄
- 阳明经证
- 发热出痘粒满痂生
- 红白消长
- 发紫变黑顶平根散
- 郁重粒多蒙头锁项抱鼻环唇肿消眼闭
- 阳明府证
- 少阳经证
- 太阴经证
- 少阴经证
- 厥阴经证
- 三阴治法
- 庸工谬妄
- 卷四·疹病解第四
- 卷五·伊公四问第五
- 附录:药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