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伤寒杂病论》书籍目录

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乃发为温病,名曰春温。

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

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

春秋病温,此其常,冬时病温,此其变。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曰大温。此由冬不藏精,气失其正,春时阳气外发,二气相搏为病则重,医又不晓病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

病春温,其气在上,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而急,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杂病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杂病论》书籍目录
  1. 温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
  2. 温病脉是虚象《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3. 温病面部五色应证篇《形色外诊简摩》
  4. 温病脉论《三指禅》
  5. 温病名义《四圣悬枢》
  6. 温病脉法解《研经言》
  7. 温病脓血利候《诸病源候论》
  8. 温病论病源二首《外台秘要》
  9. 温病衄候《诸病源候论》
  10. 温病论《医贯》
  11. 温病呕候《诸病源候论》
  12. 温病六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13. 温病派《中医名词词典》
  14. 温病六日候《诸病源候论》
  15. 温病七日候《诸病源候论》
  16. 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诸病源候论》
  17. 温病岐视《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8. 温病类《察病指南》
  19. 温病岐视《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0. 温病劳复候《诸病源候论》
  21. 温病起手太阴论《温病条辨》
  22. 温病劳复方四首《外台秘要》
  23. 温病取吐候《诸病源候论》
  24. 温病劳复《中医词典》
  25. 温病热病《伤寒捷诀》
  26. 温病狂言候《诸病源候论》
  27. 温病热病解《叶选医衡》
  28. 温病渴候《诸病源候论》
  29. 温病三日候《诸病源候论》
  30. 温病渴方二首《外台秘要》
  31. 温病少阴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