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里证
少阴病,脉微细沉数,此里气之实,不可发汗。凡一见脉沉,当急温之,宜四逆汤也(方在“太阴”)。
若脉既沉矣,再兼身体疼,骨节痛,手足寒冷者,是水胜而土负,宜附子汤,参、术,补中而培土,苓、附,泻湿而温寒,芍药清风木而敛相火也。若病得二三日,口中清和,无土胜水负口燥咽干之证,而其背恶寒者,是寒水之旺,以太阳、少阴同行脊背,亦宜附子汤,补火土而泻水也。
少阴以癸水而化君火,病则不化君火而化寒水,火盛则生土而克水,水盛则灭火而侮土。阳明病者,燥土克水,宜用承气,太阴病者,寒水侮土,宜用真武,以水之流湿,其性然也。故少阴负而阳明胜则为顺,少阴胜而太阴负则为逆。土旺于四季,少阴之手足逆冷者,水胜土负,脾胃寒湿,不能行气于四肢也。
【90】附子汤 八十五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少阴里证《伤寒说意》
- 少阴君火《医学摘粹》
- 少阴连太阳经证《伤寒说意》
- 少阴君火《四圣心源》
- 少阴脉《中医词典》
- 少阴君火《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少阴脉证四条《伤寒贯珠集》
- 少阴厥阴外热里寒脉证《伤寒心法要诀》
- 少阴篇《伤寒医诀串解》
- 少阴厥阴外热里寒脉证《医宗金鉴》
- 少阴篇存疑《医宗金鉴》
- 少阴厥《中医词典》
- 少阴篇正误《医宗金鉴》
- 少阴痉《中医词典》
- 少阴前篇 计八方《伤寒恒论》
- 少阴经直中寒症《伤寒捷诀》
- 少阴郄《中医词典》
- 少阴经证治四十七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 少阴清法七条《伤寒贯珠集》
- 少阴经证用药诀《医学传心录》
- 少阴热化《中医名词词典》
- 少阴经证解《医理真传》
- 少阴热化《中医词典》
- 少阴经证《医学心悟》
- 少阴伤寒《医学衷中参西录》
- 少阴经用药图《医法圆通》
- 少阴伤寒《轩岐救正论》
- 少阴经义《思考中医》
- 少阴肾脏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少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少阴肾脏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伤寒说意》
- 自叙
- 跋
- 卷首
- 卷一·太阳经
- 卷二·太阳经坏病
- 提纲 (卷二)
- 太阳坏病入阳明腑证
- 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
- 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
- 卷四·阳明经
- 卷五·阳明经虚证
- 卷六·少阳经
- 卷七·少阳经坏病
- 卷八·太阴经
- 卷九·少阴经
- 卷十·厥阴经
- 附录:《伤寒论》中有而书中不载的方子
- 方剂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