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风寒抵当汤证
太阳表寒不解,经热内传,结于膀胱。膀胱者,太阳之腑,经腑合邪,热结血分,则其人如狂,以心主血而藏神,血热则神乱也。其结血自下者愈,结血不下,必须攻之。若经证未解,不可攻也,攻之恐卫气内陷,当先解其表,表解后,但觉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破其结血。
如日久病重,身黄而脉沉结,其人发狂者,此热在下焦,少腹必当硬满。其血海结燥,桃核承气不胜其任,非抵当汤不能开。须验其小便,小便不利者,是膀胱湿热,非血证也,若小便自利,则血证无疑。宜抵当汤、丸,相其缓急治之,少腹石硬者,用汤,满而不硬者,当用丸药缓攻也。
【44】桃核承气汤 十四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 大黄四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49】抵当汤 十五
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 大黄酒洗,三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50】抵当丸 十六
水蛭熬,二十个 虻虫熬,去翅足,二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 大黄酒洗,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 太阳风寒抵当汤证《伤寒说意》
- 太阳风寒大青龙汤证《伤寒说意》
- 太阳风寒两感桂麻各半汤证《伤寒说意》
- 太阳风寒白虎汤证《伤寒说意》
- 太阳风寒双感证 四章《伤寒悬解》
- 太阳方总论《伤寒附翼》
- 太阳风寒五苓散证 三章 (太阳入太阴去路)《伤寒悬解》
- 太阳发《中医词典》
- 太阳风邪伤卫脉证《医宗金鉴》
- 太阳二方《本草乘雅半偈》
- 太阳风邪伤卫脉证《伤寒心法要诀》
- 太阳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太阳府义《思考中医》
- 太阳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太阳腑病《中医词典》
- 太阳传经 五章《伤寒悬解》
- 太阳腑病《医学心悟》
- 太阳传经《伤寒说意》
- 太阳腑证《中医词典》
- 太阳传本证治七条《伤寒贯珠集》
- 太阳感风《竹林女科证治》
- 太阳出血《奇效简便良方》
- 太阳桂枝证《伤寒九十论》
- 太阳病中《药症忌宜》
- 太阳寒水《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太阳病炙甘草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太阳寒水《四圣心源》
- 太阳病杂疗法《千金翼方》
- 太阳寒水《医学摘粹》
- 太阳病愈时日及欲解之候与传经之证六条《伤寒贯珠集》
- 太阳寒邪伤营脉证《医宗金鉴》
《伤寒说意》
- 自叙
- 跋
- 卷首
- 卷一·太阳经
- 卷二·太阳经坏病
- 提纲 (卷二)
- 太阳坏病入阳明腑证
- 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
- 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
- 卷四·阳明经
- 卷五·阳明经虚证
- 卷六·少阳经
- 卷七·少阳经坏病
- 卷八·太阴经
- 卷九·少阴经
- 卷十·厥阴经
- 附录:《伤寒论》中有而书中不载的方子
- 方剂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