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满吐利
太阴与阳明为表里,而升降不同,燥湿异性。燥不偏盛,则阳明右降而化浊阴,湿不偏盛,则太阴左升而化清阳,表里匀平,是以不病。阳明病则胃燥而气逆,故多呕吐,太阴病则脾湿而气陷,故多泄利。以脾陷而肝气不达,郁迫击冲,是以痛满而泄利。脾肝郁陷,则胃胆上逆,是以呕吐而不食。
阳明胃病之吐利,缘燥热之郁,太阴脾病之吐利,因湿寒之旺。若下之,阳亡土败,胃气愈逆,阻格少阳降路,痞塞不开,必胸下结硬。阳明下早,阳陷于胸膈,为阴气所阻,则成结胸,太阴误下,阴逆于心下,为阳气所拒,则为痞证也。

- 痛满吐利《伤寒说意》
- 痛疽《新修本草》
- 痛满吐利《四圣悬枢》
- 痛经秘方《华佗神方》
- 痛如神祟《中医词典》
- 痛经论《女科折衷纂要》
- 痛如神祟《银海精微》
- 痛经《妇产科学》
- 痛如针刺《中医词典》
- 痛经《针灸学》
- 痛如针刺《银海精微》
- 痛经《中医妇科学》
- 痛如针刺《明目至宝》
- 痛经《女科指要》
- 痛如针刺歌《眼科心法要诀》
- 痛经《中医词典》
- 痛如针刺痛《医宗金鉴》
- 痛经《自我调养巧治病》
- 痛伤胃呕《正体类要》
- 痛经《气功外气疗法》
- 痛伤胃呕《正体类要》
- 痛经《手穴手纹诊治》
- 痛伤胃呕《续名医类案》
- 痛经《百病自测》
- 痛随利减《此事难知》
- 痛经《中医名词词典》
- 痛胎《中医词典》
- 痛经《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痛胎《竹林女科证治》
- 痛经《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痛无补法辨《叶选医衡》
《伤寒说意》
- 自叙
- 跋
- 卷首
- 卷一·太阳经
- 卷二·太阳经坏病
- 提纲 (卷二)
- 太阳坏病入阳明腑证
- 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
- 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
- 卷四·阳明经
- 卷五·阳明经虚证
- 卷六·少阳经
- 卷七·少阳经坏病
- 卷八·太阴经
- 卷九·少阴经
- 卷十·厥阴经
- 附录:《伤寒论》中有而书中不载的方子
- 方剂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