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伤寒小青龙汤证
太阳表证不解,阳虚之人,积水郁动,或热渴饮冷,新水不消,乘表邪外束,泛滥逆行,客居心下,阻阴阳交济之路,致令胃气上逆,而为呕噫,肺气上逆,而为咳喘,胆火上逆,而为燥渴,土湿木贼,而为泄利,土湿木郁,而少腹胀满,小便不利。里水外寒,缠绵不解,是为异日内传三阴之根。小青龙汤,麻、桂,发汗以泻积水,半夏降逆而止呕噫,姜、辛、五味,下气而平咳喘也。
【21】小青龙汤 七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 太阳伤寒小青龙汤证《伤寒说意》
- 太阳伤寒五苓散证《伤寒说意》
- 太阳伤寒小青龙证 三章 太阳入太阴、少阴去路《伤寒悬解》
- 太阳伤寒麻黄证一 太阳二十《伤寒悬解》
- 太阳伤寒一 太阳十九《伤寒悬解》
- 太阳伤寒麻黄汤证《伤寒说意》
- 太阳上篇《伤寒恒论》
- 太阳伤寒抵当证 四章 (太阳入阳明去路)《伤寒悬解》
-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伤寒恒论》
- 太阳伤寒大青龙证 二章 太阳入阳明去路《伤寒悬解》
- 太阳上篇存疑《医宗金鉴》
- 太阳伤寒白虎证 四章 太阳入阳明去路《伤寒悬解》
- 太阳上篇正误《医宗金鉴》
- 太阳伤寒 九章《伤寒悬解》
- 太阳少阳《伤寒指掌》
- 太阳伤寒《中医词典》
- 太阳少阳并病《中医词典》
- 太阳伤风《儿科萃精》
- 太阳少阳并病歌《伤寒百证歌》
- 太阳篇《伤寒医诀串解》
- 太阳少阳合病《中医词典》
- 太阳膀胱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太阳少阳合病歌《伤寒百证歌》
- 太阳衄《中医词典》
- 太阳少阳证胁痛(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阳脉似少阴少阴症似太阳辨《伤寒括要》
- 太阳少阳证腰痛《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 太阳论《古今医彻》
- 太阳少阴《伤寒指掌》
- 太阳六传《此事难知》
- 太阳少阴证鼻衄《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伤寒说意》
- 自叙
- 跋
- 卷首
- 卷一·太阳经
- 卷二·太阳经坏病
- 提纲 (卷二)
- 太阳坏病入阳明腑证
- 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
- 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
- 卷四·阳明经
- 卷五·阳明经虚证
- 卷六·少阳经
- 卷七·少阳经坏病
- 卷八·太阴经
- 卷九·少阴经
- 卷十·厥阴经
- 附录:《伤寒论》中有而书中不载的方子
- 方剂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