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下后寒湿发黄
伤寒六七日,已经发汗,而复下之,土败胃逆,胆木壅遏,以致胸胁满结,小便不利,烦渴不呕,往来寒热,但头上汗出,此上热中寒,外显少阳阳明之郁冲,内隐太阴厥阴之滞陷。宜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黄芩,清相火而降烦热,牡蛎、栝蒌,消满结而解烦渴,姜、甘,温中而培土,桂枝疏木而达郁也。
若得病六七日,脉迟而浮弱,外恶风寒,手足温暖,是太阳中风,欲传太阴之藏也。医反二三下之,败其胃气,不能饮食,而少阳不降,胁下满痛,筋脉不荣,头项强直,土湿木遏,小便不利,面目身体悉发黄色。此阴盛阳虚,胆胃郁冲,肝脾滞陷,一与柴胡汤,寒泻肝脾,清气愈陷,后必下重。
凡渴而饮水即呕者,便是太阴湿旺,柴胡汤不中与也。饮水呕者,食谷必哕,以其胃气之败也。
柴胡半斤 桂枝去皮,三两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熬,二两 甘草炙,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 汗下后寒湿发黄《伤寒说意》
- 汗下后烦渴《伤寒说意》
- 汗下后汗出发喘《伤寒说意》
- 汗下后发作奔豚《伤寒说意》
- 汗下后昏冒《伤寒说意》
- 汗下不解《古今医彻》
- 汗下后脉浮《伤寒说意》
- 汗下并用《中医词典》
- 汗下后小便不利《伤寒说意》
- 汗下《证治准绳·幼科》
- 汗下后心下满痛小便不利腹满心烦《伤寒说意》
- 汗下《冯氏锦囊秘录》
- 汗下论《张氏医通》
- 汗下《伤寒悬解》
- 汗下论《侣山堂类辩》
- 汗淅疮《外科启玄》
- 汗下失宜致变坏证《医宗金鉴》
- 汗淅疮《中医词典》
- 汗下失宜致变坏证《伤寒心法要诀》
- 汗为心液《中医词典》
-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儒门事亲》
- 汗吐下温水火刺灸八法《丹溪手镜》
- 汗下亡阳《伤寒说意》
- 汗吐下渗和解温补总方《医学入门》
- 汗下温正法《伤寒六书》
- 汗吐下渗和解温补总方《医学入门》
- 汗下宜忌《四圣悬枢》
- 汗吐下后心满气冲头眩身摇心悸肉瞤《伤寒说意》
- 汗腺及汗腺肿瘤的免疫细胞化学特点《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汗吐下后心烦《伤寒说意》
- 汗腺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伤寒说意》
- 自叙
- 跋
- 卷首
- 卷一·太阳经
- 卷二·太阳经坏病
- 提纲 (卷二)
- 太阳坏病入阳明腑证
- 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
- 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
- 卷四·阳明经
- 卷五·阳明经虚证
- 卷六·少阳经
- 卷七·少阳经坏病
- 卷八·太阴经
- 卷九·少阴经
- 卷十·厥阴经
- 附录:《伤寒论》中有而书中不载的方子
- 方剂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