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太阳风寒白虎汤证

《伤寒说意》书籍目录

太阳经病,而兼内热,是大青龙证。经病已解,内热未清,肺津消耗,续成燥渴,宜白虎汤知母石膏,清其肺金,甘草粳米,培其脾土。

盖辛金化气于湿土,戊土化气于燥金,太阴旺则辛金化气而为湿,阳明旺则戊土化气而为燥,燥胜其湿,则辛金亦化而为燥,湿胜其燥,则庚金亦化而为湿。阳明承气汤证,是庚金主令而戊土化气,两腑俱燥者。如此则己土亦且化燥,辛金必不化湿,辛金一燥,定生燥渴。然则太阳白虎证,即阳明承气证之初气也,此宜白虎早清金燥,莫使燥气传腑致用承气。若气虚者,宜白虎加人参汤,保其中气,恐其寒中而阳败也。

【73】白虎汤 八

知母六两 石膏碎,绵裹,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8】白虎加人参汤 九

知母六两 石膏碎,绵裹,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青龙乃中风之方,白虎乃伤寒之方,表病不同,而里证则同。伤寒卫郁之病,而卫气化于胃土,胃阳不足,则传脾脏而病寒湿者,较多于中风,而内热渴燥者颇稀,中风营郁之病,而营血化于脾土,脾阴不足,则传胃腑而病燥热者,较多于伤寒,而脉紧无汗者颇少。是青龙之麻黄,究为伤寒所宜,白虎之石膏,究为中风所宜。然中风非无青龙证,故大青龙汤举中风以立法而概伤寒,伤寒非无白虎证,故白虎汤举伤寒以立法而概中风。其实,青龙、白虎,乃风寒共用之方,但须识得中风而有青龙证,伤寒而有白虎证,则仲景心法,此日犹传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说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说意》书籍目录
  1. 太阳风寒白虎汤证《伤寒说意》
  2. 太阳方总论《伤寒附翼》
  3. 太阳风寒大青龙汤证《伤寒说意》
  4. 太阳发《中医词典》
  5. 太阳风寒抵当汤证《伤寒说意》
  6. 太阳二方《本草乘雅半偈》
  7. 太阳风寒两感桂麻各半汤证《伤寒说意》
  8. 太阳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 太阳风寒双感证 四章《伤寒悬解》
  10. 太阳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1. 太阳风寒五苓散证 三章 (太阳入太阴去路)《伤寒悬解》
  12. 太阳传经 五章《伤寒悬解》
  13. 太阳风邪伤卫脉证《医宗金鉴》
  14. 太阳传经《伤寒说意》
  15. 太阳风邪伤卫脉证《伤寒心法要诀》
  16. 太阳传本证治七条《伤寒贯珠集》
  17. 太阳府义《思考中医》
  18. 太阳出血《奇效简便良方》
  19. 太阳腑病《中医词典》
  20. 太阳病中《药症忌宜》
  21. 太阳腑病《医学心悟》
  22. 太阳病炙甘草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23. 太阳腑证《中医词典》
  24. 太阳病杂疗法《千金翼方》
  25. 太阳感风《竹林女科证治》
  26. 太阳病愈时日及欲解之候与传经之证六条《伤寒贯珠集》
  27. 太阳桂枝证《伤寒九十论》
  28. 太阳病用陷胸汤法《千金翼方》
  29. 太阳寒水《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30. 太阳病用青龙汤法《千金翼方》
  31. 太阳寒水《四圣心源》

《伤寒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