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

《伤寒说意》书籍目录

伤寒传厥阴之脏,水寒土湿,木郁后泄,必自下利。医复吐下,以亡其阳,寒邪中格,肝脾已陷而为利,胆胃更逆而为吐,甚至饮食入口即吐者,此甲木逆行,相火升炎而上热也。宜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参、姜,补中而温寒,芩、连,清上而泻热也。

若无物干呕,吐涎沫而头痛者,是中寒胃逆,浊气上涌,而津液凝滞也。宜吴茱萸汤,温中补土,降逆而止呕也。

若呕家有脓者,是痈脓腐败,动其恶心。不必治呕,痈平脓尽,自然愈也。

若伤寒六七日,大下之后,寸脉沉迟,尺脉不至,咽喉不利,呕吐脓血,手足厥逆,泄利不止者,是下伤中气,风木郁陷,贼脾土而为泄利,相火冲逆,刑肺金而为脓血,此最难治。宜麻黄升麻汤,姜、甘、苓、术,温燥水土,石膏知母天冬萎蕤,清润燥金,当归芍药桂枝黄芩,滋荣风木,升麻利其咽喉,麻黄泻其皮毛也。

凡呕而脉弱,身有微热,四肢厥逆,而小便复利者,此土败胃逆,微阳不归,最为难治。宜四逆汤,以温中下也。

【105】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一百一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 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104】麻黄升麻汤① 一百二

麻黄去节,二两半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葳蕤一作菖蒲,十八铢 芍药六铢 天门冬去心,六铢 桂枝去皮,六铢 茯苓六铢 甘草炙,六铢 石膏碎,绵裹,六铢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麻黄升麻汤 疑非仲景方。汉代重量无“分”。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此方为:

麻黄二两半,升麻、知母、白术炙甘草各一两,桂枝二两,黄芩一两半。共七味。可参。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说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说意》书籍目录
  1. 呕吐《伤寒说意》
  2. 呕吐《止园医话》
  3. 呕吐《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4. 呕吐《景岳全书》
  5. 呕吐《气功外气疗法》
  6. 呕吐《景岳全书》
  7. 呕吐《傅青主男科》
  8. 呕吐《圣济总录》
  9. 呕吐《中医词典》
  10. 呕吐《医理真传》
  11. 呕吐《新修本草》
  12. 呕吐《中医名词词典》
  13. 呕吐《麻疹备要方论》
  14. 呕吐《育婴家秘》
  15. 呕吐《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16. 呕吐《评琴书屋医略》
  17. 呕吐《麻疹阐注》
  18. 呕吐《医学集成》
  19. 呕吐《伤寒捷诀》
  20. 呕酸《中医词典》
  21. 呕吐《杂病治例》
  22. 呕乳《中医词典》
  23. 呕吐《全生指迷方》
  24. 呕清水《中医词典》
  25. 呕吐《疫疹一得》
  26. 呕青蓝水《中医词典》
  27. 呕吐《医宗金鉴》
  28. 呕衄《中医词典》
  29. 呕吐《医宗金鉴》
  30. 呕脓《医学纲目》
  31. 呕吐《冯氏锦囊秘录》

《伤寒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