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后表虚漏泄恶风恶寒
太阳经病,土负水胜,则入少阴肾脏。如汗后漏泄不止,表疏恶风,小便艰难,四肢微急,屈伸不柔者,此汗泄而阳亡也。经络之阳,根于肾水,宜桂枝加附子汤,以培阳根也。若汗后表病不解,反恶寒者,亦汗亡营中之阳也。宜芍药甘草附子汤,甘草培土,芍药敛营,附子温肾水而暖营血也。若下后复汗,身体振寒,脉候微细,以下亡其里阳,汗亡其表阳,致内外俱虚故也。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30】芍药甘草附子汤 三十三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 汗后表虚漏泄恶风恶寒《伤寒说意》
- 汗后《伤寒直格》
- 汗后不解《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汗法二百八十五法《针灸神书》
- 汗后不解(伤寒门 下)《古今医统大全》
- 汗法(发汗法)《中医名词词典》
- 汗后吃逆证《伤寒九十论》
- 汗法《广瘟疫论》
- 汗后疮疡证《伤寒九十论》
- 汗法《厘正按摩要术》
- 汗后大便下赤水或脓血《扁鹊心书》
- 汗法《中医词典》
- 汗后恶寒《伤寒捷诀》
- 汗多胃燥证二十 阳明七十一《伤寒悬解》
- 汗后恶寒(伤寒门 下)《古今医统大全》
- 汗多亡阳证十五 阳明六十六《伤寒悬解》
- 汗后恶热《伤寒说意》
- 汗多亡阳《卫生宝鉴》
- 汗后发渴《伤寒说意》
- 汗多亡津证二十三 阳明四十二《伤寒悬解》
- 汗后发噫《扁鹊心书》
- 汗多变痉《医学心悟》
- 汗后烦渴:第三十凉膈减桂五苓桂苓甘露饮益元散《河间伤寒心要》
- 汗出有自盗之名《医学传心录》
- 汗后劳复证《伤寒九十论》
- 汗出异常《中医内科学》
- 汗后热《丹溪手镜》
- 汗出如油《中医词典》
- 汗后四十四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 汗出如油《中医名词词典》
- 汗后吐蛔《伤寒说意》
《伤寒说意》
- 自叙
- 跋
- 卷首
- 卷一·太阳经
- 卷二·太阳经坏病
- 提纲 (卷二)
- 太阳坏病入阳明腑证
- 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
- 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
- 卷四·阳明经
- 卷五·阳明经虚证
- 卷六·少阳经
- 卷七·少阳经坏病
- 卷八·太阴经
- 卷九·少阴经
- 卷十·厥阴经
- 附录:《伤寒论》中有而书中不载的方子
- 方剂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