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少阳合病
阳明病,外发潮热,而大便稀溏,小便自可,胸胁满硬不消者,是胃气上逆,胆经不降,少阳甲木之贼戊土也,宜小柴胡汤(方在“少阳”),泻少阳之经邪,补阳明之腑气。又或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吐,舌上白胎者,此亦少阳之贼戊土也。以胃主受盛,乘以甲木之邪,腑气郁遏,受盛失职,水谷莫容,非泄则吐。甲木冲塞,上焦不通,津液瘀浊,则舌起白胎。心窍于舌,津郁于心,故胎见于舌,肺主津,其色白也。宜小柴胡汤,泻少阳之经邪,补阳明之腑气。经腑松畅,则上焦通而津液降,胃气调和,汗出表解矣。

- 阳明少阳合病《伤寒说意》
- 阳明少阳《伤寒指掌》
- 阳明少阳合病《中医词典》
- 阳明上篇 计四方《伤寒恒论》
- 阳明少阳论《古今医彻》
- 阳明上篇《伤寒恒论》
- 阳明少阳三经合病《轩岐救正论》
- 阳明伤寒《轩岐救正论》
- 阳明少阴《伤寒指掌》
- 阳明三急下证《中医词典》
- 阳明慎汗慎清慎下《伤寒心法要诀》
- 阳明三急下《中医词典》
- 阳明慎汗慎下《医宗金鉴》
- 阳明三方《本草乘雅半偈》
- 阳明实证《伤寒悬解》
- 阳明热病脉证《伤寒心法要诀》
- 阳明释《思考中医》
- 阳明热病脉证《医宗金鉴》
- 阳明岁气病疏《内经博议》
- 阳明热病传少阳证《余无言医案》
- 阳明太阴《伤寒指掌》
- 阳明篇正误《医宗金鉴》
- 阳明提纲《医述》
- 阳明篇存疑《医宗金鉴》
- 阳明提纲二 阳明二《伤寒悬解》
- 阳明篇《伤寒医诀串解》
- 阳明头痛《中医词典》
- 阳明呕多《经方实验录》
- 阳明外证二 阳明四《伤寒悬解》
- 阳明衄《中医词典》
- 阳明外证三 阳明五《伤寒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