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腑双结
伤寒五六日,头上汗出,微觉恶寒,手足逆冷,心下胀满,口不饮食,大便坚硬,脉沉紧而细者,此为少阳阳明两经之微结。以两经郁迫,结于胃口,故心下胀满,不能甘食。此必有少阳之表证,复有阳明之里证。其汗出恶寒,肢冷心满者,表证也,便硬者,里证也。
盖两经合病,土不胜水,必传胃腑。腑证未全,则经证未罢,故定有里证,复有表证。若纯是里证,则腑热外蒸,手足汗流,恶寒悉退,无复少阳表证矣。今头汗恶寒,肢冷心满,现有少阳表证,不得纯谓之里。其脉候沉紧,手足厥冷,亦不得谓之少阴。以少阴无汗,既头上汗出,其非少阴甚明。此半表半里,大柴胡证也。可表里分治,先以小柴胡,解其少阳之经邪,设表解而不明了,再以承气泻其阳明之腑邪。燥矢一去,则腑热清矣。

- 经腑双结《伤寒说意》
- 经腑殊方《四圣悬枢》
- 经过期而后行《胎产指南》
- 经腑论《医学心悟》
- 经行白带属阳虚陷下《女科经纶》
- 经腑论《类证治裁》
- 经行便血《中医名词词典》
- 经风《中医词典》
- 经行不止《中医词典》
- 经方与温病、北派经方家与南方温病派如何区别二者呢?《中医之钥》
- 经行不止《奇效简便良方》
- 经方派《中医词典》
- 经行不止秘方《华佗神方》
- 经方派《中医名词词典》
- 经行潮热有内伤外感虚实之分《女科经纶》
- 经方《中医词典》
- 经行发热《中医词典》
- 经方《中医名词词典》
- 经行发热《中医妇科学》
- 经多发肿《中医词典》
- 经行发热时热《医宗金鉴》
- 经断前后诸症《中医词典》
- 经行发热时热《妇科心法要诀》
- 经断前后诸证《中医妇科学》
- 经行发热时热证治《医宗金鉴》
- 经断复来《中医妇科学》
- 经行发热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 经断复来《中医词典》
- 经行腹痛《四圣心源》
- 经断(经绝)《中医名词词典》
- 经行腹痛《中医词典》
《伤寒说意》
- 自叙
- 跋
- 卷首
- 卷一·太阳经
- 卷二·太阳经坏病
- 提纲 (卷二)
- 太阳坏病入阳明腑证
- 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
- 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
- 卷四·阳明经
- 卷五·阳明经虚证
- 卷六·少阳经
- 卷七·少阳经坏病
- 卷八·太阴经
- 卷九·少阴经
- 卷十·厥阴经
- 附录:《伤寒论》中有而书中不载的方子
- 方剂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