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君火
热者,少阴君火之所化也。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少阴以君火主令,手少阴心,火也,足少阴肾,水也,水火异气,而以君火统之,缘火位于上而生于下。坎中之阳,火之根也。坎阳升则上交离位而化火,火升于水,是以癸水化气于丁火。水化而为火,则寒从热化,故少阴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君火名也。
君火虽降于手,而实升于足。阳盛则手少阴主令于上,而癸水亦成温泉;阴盛则足少阴司气于下,而丁火遂为寒灰。以丁火虽司气化,而制胜之权,终在癸水,所恃者,生土以镇之。但土虽克水,而百病之作,率由土湿,湿则不能克水而反被水侮。土能克水者,惟伤寒阳明承气一证,其余则寒水侮土者,十九不止。土溃则火败,故少阴一病,必寒水泛滥而火土俱负,其势然也。
至于上热者,此相火之逆也。火中有液,癸水之根,相火上逆,灾及宫城,心液消亡,是以热作。凡少阴病热,乃受累于相火,实非心家之过。而方其上热,必有下寒,以水火分离而不交也。见心家之热,当顾及肾家之寒。盖水火本交,彼此相交,则为一气,不交则离析分崩,逆为冰炭。究之火不胜水,则上热不敌下寒之剧,不问可知也。
血根于心而藏于肝,气根于肾而藏于肺。心火上热,则清心家之血;肾水下寒,则暖肾家之气。故补肝之血则宜温,补心之血则宜清,补肺之气则宜凉,补肾之气则宜暖,此定法也。

- 少阴君火《四圣心源》
- 少阴君火《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少阴君火《医学摘粹》
- 少阴厥阴外热里寒脉证《伤寒心法要诀》
- 少阴里证《伤寒说意》
- 少阴厥阴外热里寒脉证《医宗金鉴》
- 少阴连太阳经证《伤寒说意》
- 少阴厥《中医词典》
- 少阴脉《中医词典》
- 少阴痉《中医词典》
- 少阴脉证四条《伤寒贯珠集》
- 少阴经直中寒症《伤寒捷诀》
- 少阴篇《伤寒医诀串解》
- 少阴经证治四十七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 少阴篇存疑《医宗金鉴》
- 少阴经证用药诀《医学传心录》
- 少阴篇正误《医宗金鉴》
- 少阴经证解《医理真传》
- 少阴前篇 计八方《伤寒恒论》
- 少阴经证《医学心悟》
- 少阴郄《中医词典》
- 少阴经用药图《医法圆通》
- 少阴清法七条《伤寒贯珠集》
- 少阴经义《思考中医》
- 少阴热化《中医名词词典》
- 少阴经香港脚证兼治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少阴热化《中医词典》
- 少阴经提纲一 少阴一《伤寒悬解》
- 少阴伤寒《医学衷中参西录》
- 少阴经提纲《医学摘粹》
- 少阴伤寒《轩岐救正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