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
病人脉尺寸俱紧,是表里皆实,法当无汗,而反汗出者,阳亡而不守也,此属少阴脏病,必当咽痛而复吐利。以少阴水旺土湿,升降倒行,胃逆而贼于甲木,则为呕吐,脾陷而贼于乙木,则为泄利,甲木上冲,浊气壅塞,是以咽痛也。
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泻热而缓迫急也。不差者,与桔梗汤,散结而下冲逆也。咽喉疼痛,率缘浊气冲逆不降,宜半夏散,半夏降其浊,桂枝下其冲也。若咽喉生疮,不能语言,声音不出者,是浊气冲逆,伤其上窍也,宜苦酒汤,半夏降其浊,苦酒消其肿,鸡子发其声音也。
若上病咽痛,下病泄利,胸满而心烦者,以胆胃上逆,故咽痛胸满,肝脾下陷,故泄利,宜猪肤汤,猪肤、白蜜,润燥而除烦,清热而止痛,白粉收滑脱而止泄利也。
【93】甘草汤 八十六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94】桔梗汤 八十七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96】半夏散 八十八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95】苦酒汤 八十九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一枚
上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
【92】猪肤汤 九十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 咽痛《伤寒说意》
- 咽酸尽为乎食停《医学传心录》
- 咽痛《中医词典》
- 咽酸《中医词典》
- 咽痛《伤寒捷诀》
- 咽生白点《中医词典》
- 咽痛《医学纲目》
- 咽舌两经《尤氏喉症指南》
- 咽痛《续名医类案》
- 咽塞要诀《华佗神方》
- 咽痛《医述》
- 咽日气《中医词典》
- 咽痛《证治准绳·类方》
- 咽气诀《养生导引秘籍》
- 咽痛《医学心悟》
- 咽气《中医词典》
- 咽痛《医学心悟》
- 咽旁脓肿《耳鼻咽喉外科学》
- 咽痛《伤寒大白》
- 咽旁脓肿《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咽痛《松峰说疫》
- 咽旁脓肿《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咽痛《伤寒六书》
- 咽旁间隙《人体解剖学》
- 咽痛《伤寒六书》
- 咽门论并伤破声嘶方二首《外台秘要》
- 咽痛《丹溪手镜》
- 咽门论《备急千金要方》
- 咽痛《友渔斋医话》
- 咽门《中医词典》
- 咽痛《伤寒寻源》
《伤寒说意》
- 自叙
- 跋
- 卷首
- 卷一·太阳经
- 卷二·太阳经坏病
- 提纲 (卷二)
- 太阳坏病入阳明腑证
- 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 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
- 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
- 卷四·阳明经
- 卷五·阳明经虚证
- 卷六·少阳经
- 卷七·少阳经坏病
- 卷八·太阴经
- 卷九·少阴经
- 卷十·厥阴经
- 附录:《伤寒论》中有而书中不载的方子
- 方剂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