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热病传少阳证

《余无言医案》书籍目录

妇女于季夏之初,患生热病,医初治之以银、翘不效。见其有烦躁,治之以栀、豉,又不效。余诊其高热自汗,口干舌绛,大渴欲饮,周身肤带红色,犹如中酒,扪之热甚,烦躁不安小便黄赤,诊其脉洪大而数。以白虎人参汤花粉清之,而热退神安。迨三日后,余邪复传少阳,寒热往来,口苦咽干,两胁疼痛,心烦欲呕。复予以小柴胡汤槟榔藿香方,两剂而痊。

八仙桥八仙坊有朱美珍者,年30余,于六月初甸,患生热病。初未延医诊治,及两日不退,渐觉加重,乃始延医。医以银翘散与之,一剂不效,再剂亦不效。改延一医,医以其烦躁也,与以栀子豉汤,而亦不效。其夫之友顾雨芝嘱延余诊。

余登楼时,尚未入室,即闻病者大声曰:“能以冰水与我饮之,则谢天谢地矣。”余闻此言,已知为白虎汤证。迨入室之后,则室中四五人,环立相向。群慰之曰:“医生来矣,请医生诊治,冰水不可饮也。”余既坐定,察其面色及周身皮肤,皆现红色,犹如中酒之状,且白睛亦带水红。扪之则皮肤热甚,周身自汗湿手,烦躁不安。

诊脉之时,因烦躁而三脱其手,六脉皆形洪大而数。问其“欲冷饮已几日焉?”曰:“前日已欲多饮,昨今两日尤甚,且欲饮冰水也。”其夫曰:“他医谓不可冷饮,饮之则大邪必遏于里矣。故不敢与之,而内子索之不休,奈何?”余曰:“如有冬令收贮之雪水,可以与之,惟此一时不易得耳。近已六月上旬,闻新西瓜已上市,可购而与之食也。”因令其先买西瓜,即为之处方。以白虎人参汤花粉与之,并令其先煎石膏,后下诸药,余即辞去。

迨病者先食西瓜后,烦躁即觉减轻,次则如法煎药服之,身汗先多而后少,身热先增而后降,三小时后,降至平温,肤红亦渐退,烦躁完全不作。晚间再服二煎,则高枕一觉,明日其病如失矣。

次日未延续诊,余亦不知其药后之情形。再隔两日,复延余诊。云:“前日服药已痊,故未复劳先生。由昨夜起,忽又发寒热,恶寒之时,欲盖衣被,至发热之时,又去衣被。夜间及上午,如此反复,已三四次矣,得非又患疟疾病乎。”余知之曰:“此无他,因上次一剂退后,阳明经余邪未清,复传少阳,似疟而实非真性疟也。设前次续诊,再服清理余邪之方。二剂,则无此患矣。”及诊其脉,弦而兼数,他症如上文所述。再为之处方,以小柴胡槟榔藿香与之,两服而痊。后更处以调理之剂,续服以扶持正气焉。

白虎人参汤加花粉方

生石膏三两 肥知母六钱 炙甘草三钱 西党参五钱 天花粉四钱

柴胡汤加槟榔、藿香方

柴胡 生黄芩各三钱 西党参四钱 姜制半夏三钱 炙甘草三钱 花槟榔 广藿香各三钱 生姜一钱 红枣十枚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余无言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余无言医案》书籍目录
  1. 阳明热病传少阳证《余无言医案》
  2. 阳明篇正误《医宗金鉴》
  3. 阳明热病脉证《医宗金鉴》
  4. 阳明篇存疑《医宗金鉴》
  5. 阳明热病脉证《伤寒心法要诀》
  6. 阳明篇《伤寒医诀串解》
  7. 阳明三方《本草乘雅半偈》
  8. 阳明呕多《经方实验录》
  9. 阳明三急下《中医词典》
  10. 阳明衄《中医词典》
  11. 阳明三急下证《中医词典》
  12. 阳明蜜兑证《伤寒九十论》
  13. 阳明伤寒《轩岐救正论》
  14. 阳明脉解篇《疡医大全》
  15. 阳明上篇《伤寒恒论》
  16. 阳明脉解篇《冯氏锦囊秘录》
  17. 阳明上篇 计四方《伤寒恒论》
  18. 阳明脉解篇《黄帝内经·素问》
  19. 阳明少阳《伤寒指掌》
  20. 阳明脉解《素问悬解》
  21. 阳明少阳合病《伤寒说意》
  22. 阳明脉解《素问悬解》
  23. 阳明少阳合病《中医词典》
  24. 阳明脉解《黄帝内经太素》
  25. 阳明少阳论《古今医彻》
  26. 阳明里症用药图《医法圆通》
  27. 阳明少阳三经合病《轩岐救正论》
  28. 阳明来路一 阳明八《伤寒悬解》
  29. 阳明少阴《伤寒指掌》
  30. 阳明来路四 阳明十一《伤寒悬解》
  31. 阳明慎汗慎清慎下《伤寒心法要诀》

《余无言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