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少阳证胁痛(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书籍目录

薛××,男,42岁。成都市某厂干部。

【病史】自1969年患慢性肝炎,1971年肝大肋下3厘米,剑突下5厘米,肝区胀痛,经治疗病情未控制。于1972年春,开始全休。同年5月27日来诊。

【初诊】肝区胀痛,食欲日益减退,进食后腹胀坐立不安。腰部如重带紧束,难以蹲下。头疼恶寒,面色青黄,两颊瘦削,眼胞与双足微现浮肿。舌质暗淡,边缘稍红,苔淡黄夹白,根部稍厚腻。此为少阳证,兼太阳伤寒,宜先开郁闭,散寒除湿,以麻黄汤加味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 桂枝10克杏仁12克 炙甘草15克 法夏18克

服四剂后,头痛与肝区胀痛略减,余证无明显变化。为增强散寒除湿,通阳行气之力,继用甘草麻黄汤,再服五剂。舌质渐转红,苔腻稍退,现寒湿风热交织之象。为引邪外出,选用荆防败毒散,、去川芎羌活独活,酌加桑叶黄芩牛蒡等,辛温发汗与辛凉清解之品相配伍,服二十余剂。

【二诊】胁、腰部紧束沉重之感稍减,眼胞浮肿渐消,全身初觉松动。舌苔仍腻而紧密,根部较厚。

风寒湿邪积聚已久,蕴结于肝胃,气机阻滞,故胸胁中脘仍觉胀满。今乘表邪已解之机,又据邪实而主证在上之理,因势利导,“其高者,因而越之”,运用吐法,两月之内,先后用自制“二妙丹”引吐两次,呕出大量痰涎泫液,并配合服用针砂散

处方一

“二妙丹” 绿矾3克 白矾3克 硼砂1克 炼制成丹,空腹用温开水送服1克 。

处方二

针砂散” 针砂硼砂绿矾白矾神曲麦芽木通、广香、甘草各10克,共为细末。

第一周,每日晨空腹用米汤冲服一次,每次3克 ;其后,每三日服一次。

【三诊】自觉证状著减,纳增。活动时,肝区仍觉坠胀、疼痛。少阳证未解。以自制回生丹加味,配合针砂散疏肝行气,开窍止痛,缓缓服之。

处方

回生丹藿香丁香广香辽细辛巴豆牙皂雄黄朱砂白矾蟾酥麝香炼制成丸,如绿豆大,痛时服2—3粒,每日一次。针砂散每周服一次,每次服3克 。上方服用两月。

前后治疗五个月,病情基本好转。遂停服汤药,继服回生丹,针砂散,又调养五个月。重返工作岗位,坚持全日工作。

1978年12月,患者来信说:“六年来,一直坚守岗位,心情愉快。今年检查,肝肿大已消失,触肝肋下1.5厘米,剑突下2.5厘米,质软,基本上无痛感。即使繁重的工作也能胜任”。

【按语】根据范老临床经验,此种胁痛,单纯属少阳证者较少,而常见少阳与太阳伤寒相兼,互相交织.且多由外感风寒湿邪,反复缠绵,历久不解,邪传少阳,两经同病。又因寒湿积滞益深,更增气机郁结,肝失条达,日久则气滞血凝,阻塞胁络,以致变证丛生。因此,针对本案少阳之枢转无权,必须首开太阳,发表开闭,散寒除湿。太阳一开,邪有出路,然后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逐一突破,以竟全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书籍目录
  1. 太阳少阳证胁痛(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2. 太阳少阳合病歌《伤寒百证歌》
  3. 太阳少阳证腰痛《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4. 太阳少阳合病《中医词典》
  5. 太阳少阴《伤寒指掌》
  6. 太阳少阳并病歌《伤寒百证歌》
  7. 太阳少阴证鼻衄《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8. 太阳少阳并病《中医词典》
  9. 太阳少阴证咳喘并二便失禁(慢性气管炎、肠炎、尿道萎缩)《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10. 太阳少阳《伤寒指掌》
  11. 太阳少阴证头痛《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12. 太阳上篇正误《医宗金鉴》
  13. 太阳少阴证胸痹《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14. 太阳上篇存疑《医宗金鉴》
  15. 太阳少阴证瘿病(甲状腺左叶囊肿)《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16.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伤寒恒论》
  17. 太阳少阴总论《伤寒恒论》
  18. 太阳上篇《伤寒恒论》
  19. 太阳岁气病疏《内经博议》
  20. 太阳伤寒一 太阳十九《伤寒悬解》
  21. 太阳太阴《伤寒指掌》
  22. 太阳伤寒小青龙证 三章 太阳入太阴、少阴去路《伤寒悬解》
  23. 太阳疼《奇方类编》
  24. 太阳伤寒小青龙汤证《伤寒说意》
  25. 太阳提纲《医述》
  26. 太阳伤寒五苓散证《伤寒说意》
  27. 太阳头痛《中医词典》
  28. 太阳伤寒麻黄证一 太阳二十《伤寒悬解》
  29. 太阳土《本草择要纲目》
  30. 太阳伤寒麻黄汤证《伤寒说意》
  31. 太阳为开《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