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少阳证腰痛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书籍目录

江××,男,39岁。四川省某局工作人员。

【病史】患者素有腰酸痛史。因天气变化,常轻度发病。1974年4月,自觉头昏,腰酸痛,发热恶寒

某日,当用凉水浣洗时,转身接水,突觉腰部剧烈疼痛,僵直不能转动。几人抬上车,送至××医院外科检查,诊断疑似:一、腰椎错位;二、风湿。经服药、按摩,电针,理疗二十余日,未见显效。遂来求诊,按太阳少阳合病论治而愈。

【诊治】几人搀扶前来就诊,腰部凉而痛甚,难以转侧,全身酸痛,头目晕眩口干,不欲饮食,间歇发作低热,微恶寒。舌质偏淡,苔白腻,根部微黄,脉弦微浮。此原为风寒湿邪,郁久不解,积聚于腰部。后太阳之邪未罢,复传少阳,致两经同病。法宜祛寒除湿,和解少阳。本柴胡桂枝汤肾着汤方意用之。

处方

柴胡10克 桂枝10克 泡参10克 法夏15克 白芍12克 大枣15克 甘草6克 白术15克 干姜12克 茯苓15克 二剂

服药半小时,自觉全身开始轻松。连进两剂后,腰部即能自由转动。再服四剂,腰痛遂止。1979年7月7日追访:自从获愈以来,至今未再复发。

【辨证】此证本太阳受邪,由于失治,病情急剧转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太阳外证未除.又出现某些少阳证,太少二经同病,其证相互交错。患者此次发病,即觉发热恶寒,全身酸痛,显系太阳表证。少阳受病后,仍有间歇性低热,微恶寒;此不属少阳之往来寒热,仍为太阳表证未解之象。另一方面,口苦为少阳受邪,热蒸胆气上溢;头目晕眩,为风火循经上扰空窍;不欲饮食,乃胆气犯胃;参之脉弦,此皆属少阳证候,其邪在半表半里。《伤寒论》云:“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此例基本上符合本条之病证。再则,此证腰觉凉而沉重,为寒湿侵袭腰部;其病不在肾之本脏,而在肾之外腑。正如《金匮要略》所谓:“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甘姜苓术汤主之。”可见,此例除有柴胡桂枝证以外,兼有肾着之病,故本柴胡桂枝与甘姜苓术汤方意,合而用之。

【按语】《素问·阴阳离合论篇》云:“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仲景根据这一原理,治太阳表证,据其主开之特点,立汗解之法,制桂枝等方,使邪“汗出而散”。治阳明腑实,据其主阖之特点,立攻下之法,制大、小承气等方,以泻下肠胃燥实。惟少阳主枢,司一身腠理之开阖,禁汗禁下,故制小柴胡汤,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可见此方之任重不拘于经也。

少阳经主上下内外之转枢,在柴胡证发展过程中,或全归少阳,或兼表兼里。若邪之偏于表者,可借太阳之途径,使邪随汗而外解;邪之偏于里者,可借阳明之途径,使邪从泻下而清解。尤其对太少合病之证,单纯用小柴胡托邪外出,则嫌不足。故仲景又立两阳双解之法。将柴、桂合制为一方。取柴胡之半,解少阳之邪为主;取桂枝之半,散太阳之兼,使邪外达。但以本例而言,既有太阳外证未罢,而病机又见少阳;且肾为寒湿所伤,病在肾之外腑。故临证效法柴胡桂枝合剂之意,并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燠土而胜水,亦为使太少合病之证兼而收效之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书籍目录
  1. 太阳少阳证腰痛《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2. 太阳少阳证胁痛(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3. 太阳少阴《伤寒指掌》
  4. 太阳少阳合病歌《伤寒百证歌》
  5. 太阳少阴证鼻衄《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6. 太阳少阳合病《中医词典》
  7. 太阳少阴证咳喘并二便失禁(慢性气管炎、肠炎、尿道萎缩)《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8. 太阳少阳并病歌《伤寒百证歌》
  9. 太阳少阴证头痛《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10. 太阳少阳并病《中医词典》
  11. 太阳少阴证胸痹《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12. 太阳少阳《伤寒指掌》
  13. 太阳少阴证瘿病(甲状腺左叶囊肿)《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
  14. 太阳上篇正误《医宗金鉴》
  15. 太阳少阴总论《伤寒恒论》
  16. 太阳上篇存疑《医宗金鉴》
  17. 太阳岁气病疏《内经博议》
  18.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伤寒恒论》
  19. 太阳太阴《伤寒指掌》
  20. 太阳上篇《伤寒恒论》
  21. 太阳疼《奇方类编》
  22. 太阳伤寒一 太阳十九《伤寒悬解》
  23. 太阳提纲《医述》
  24. 太阳伤寒小青龙证 三章 太阳入太阴、少阴去路《伤寒悬解》
  25. 太阳头痛《中医词典》
  26. 太阳伤寒小青龙汤证《伤寒说意》
  27. 太阳土《本草择要纲目》
  28. 太阳伤寒五苓散证《伤寒说意》
  29. 太阳为开《中医词典》
  30. 太阳伤寒麻黄证一 太阳二十《伤寒悬解》
  31. 太阳温病麻杏甘石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