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登革热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书籍目录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波及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61个国家与地区,主要在东南亚、西非、大洋洲、中美、南美和加勒比等地区流行,约有15亿人口受到威胁。1985年我国广东佛山发生了登革热流行,1990年又在海南省和广东大陆沿海地区流行,发病数达40万余人。1995年拉丁美洲地区也发生了流行。

本病一般多见于6~10月。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故又有“断骨热”之称。病人可伴乏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本病可分为普通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两种。前者病程1周左右,预后良好,但病人可有较长一段时间感觉乏力。后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以消化道出血最为多见,可导致休克昏迷抽搐而死亡。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内外交往的不断增加,大量国内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国外旅客来华访问和旅游,很可能将这种病由疫区输入。因此,在沿海港口和旅游地区都要警惕发生本病的可能性,尤在夏秋雨季,是伊蚊大量孳生繁殖的季节。此时,人体户外活动与皮肤裸露机会增加,一旦有人输入这种疾病,很易发生登革热的传播。人被伊蚊叮咬后就有可能染上病毒,经过2~8天的潜伏期后而发病。

因此,凡居住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或有过疫区旅行史者,病前9天有蚊咬史,时值夏秋季节,突然起病,高热,肌肉、关节酸痛,出现皮疹,皮肤有小出血点和淋巴结肿大时,都应警惕发生本病的可能。病人应及早就医检查,以期早日明确诊断,尽快将病人送入有防蚊条件的病室隔离治疗。

预防与控制登革热的对策是采取以消灭传播媒介——伊蚊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包括搞好环境卫生,翻缸倒罐,处理无用积水,清除孑孓孳生地,采用药物喷洒杀灭蚊子。

(巫善明)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书籍目录
  1. 登革热《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 登革病毒《医学微生物学》
  3. 登革热《传染病》
  4. 登高运动《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5. 登革热---台风来临前,气压变化的地方性感冒《中医之钥》
  6. 登痘疮《中医词典》
  7. 登州孙医白膏,尤善消肿。《苏沈良方》
  8. 灯盏油《本经逢原》
  9. 等差《圣济总录》
  10. 灯盏花《滇南本草》
  11. 等分《中医名词词典》
  12. 灯芯草柿饼汤《保健药膳》
  13. 等分《中医词典》
  14. 灯芯《本草害利》
  15. 等级资料《预防医学》
  16. 灯芯《本草从新》
  17. 等级总和数临界值(双侧检验)《预防医学》
  18. 灯芯《冯氏锦囊秘录》
  19. 等渗性脱水《病理生理学》
  20. 灯芯《药笼小品》
  21. 等位基因的特异寡核苷酸探针诊断法《医学遗传学基础》
  22. 灯心散《外科全生集》
  23. 邓处中《中医词典》
  24. 灯心草《本草乘雅半偈》
  25. 邓旒《中医词典》
  26. 灯心草《本草择要纲目》
  27. 邓文彪《中医词典》
  28. 灯心草《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29. 邓象晋《中医词典》
  30. 灯心草《本草经解》
  31. 邓宣文《中医词典》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