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俗称血癌)是由于造血组织(骨髓、脾、淋巴结)内白细胞“无限制”地恶性增生,并侵犯和弥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一种急性恶性疾病。临床上根据细胞类型的不同,又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是粒细胞白血病和单核细胞白血病)两大类。急性白血病起病急、进展快、病程短、预后差。病人常有发热(占60%~88%)、贫血(95%~100%)和出血(50%~60%)三大症状;同时有脾、肝和淋巴结肿大等体征;血中正常白细胞数减少或增多,并有原始和幼稚白细胞(白血病细胞)出现。
有下列情况要高度警惕白血病:
(1)发热,多为原因不明或以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或肛周炎等起病,常伴盗汗或自汗,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或效果差;
(2)出血,多见皮肤紫癜、瘀斑和/或鼻衄、牙龈出血,女性月经增多,用一般出血药物无效;
(3)贫血,逐渐加重的面色苍白,伴有软弱、乏力、心悸和气促等;
(4)脾、肝和淋巴结肿大,特别是淋巴肿大可见于全身性或局部性(颈侧、腋下、腹股沟),无压痛。上述表现可先后出现,若同时出现更应高度怀疑急性白血病,此时必须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确诊急性白血病后须住院治疗。且病人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振作精神,心情乐观,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力争完全缓解和正常生活。
高热是急性白血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温常高达39~40℃,持续时间常在数天或数周,病人常伴大汗、气促、心悸和体质极度虚弱。此时除选用有效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外,还需采用冰袋、酒精擦浴和药物(中药、西药)降温,使体温降至38.5℃以下,以减轻病人的不适。饮食以增加高热量、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且以易消化、易吸收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少量多餐,例如,蕃茄、蘑菇和鲜鱼汤或皮蛋、香菇和肉末粥等。此外,必须补充足够的水份和盐份。出汗要用干毛巾擦,保持身体干燥和清洁。
由于抵抗力下降,感染经常发生,故应进行积极的防治。
除要保持室内清洁外,阳光要充足,限制外来人员探望,勤擦身、换衣,尤其要饭后嗽口、刷牙,便后清洗会阴、肛门,必要时要作口腔护理及高锰酸钾稀淡溶液坐浴。平时不要拔鼻毛、挖耳朵、剔牙齿。进入层流室隔离的病人,要严格按规定隔离,严防感染的发生。
由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低下,病人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在静脉和肌肉注射后,要用消毒棉球或纱布压迫局部5~10分钟;鼻出血要局部冷湿敷,洁净棉球塞鼻,或请医生做鼻腔填塞止血,且勿用手指挖鼻痂;口腔粘膜有血疱或出血,要用冷开水或口腔清洁药水嗽口;月经过多或阴道出血的女病人,要经常更换卫生纸和卫生带,并经常清洗,保持干燥清洁;平时多注意有无血尿和黑粪,一旦发现要报告医生处理;剪指(趾)甲,剃发须严防皮肤损伤而引起出血和感染。
化疗和输血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措施。常见的化疗反应是恶心、呕吐、纳呆、乏力和精神萎靡等,病人和家属要主动配合医生,坚持完成疗程,否则会前功尽弃,得不到预期的疗效。输血不但可以补充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用以纠正贫血、增加抵抗力和改善出血,而且可以补充血浆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多种凝血因子,有利于病情的改善和化疗效果的发挥。力争输新鲜全血,必要时输新鲜血浆或单输血小板悬液等,但有时可带来输血不良反应。

- 急性白血病《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急心痛《奇效简便良方》
- 急性白血病《病理学》
- 急心气疼《回生集》
- 急性白血症《血液病学》
- 急下三证《伤寒说意》
- 急性鼻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急下三证《伤寒说意》
- 急性鼻炎《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急下论《侣山堂类辩》
- 急性鼻炎《耳鼻咽喉外科学》
- 急下急温论(与琐言互看)《伤寒六书》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老年百病防治》
- 急下急温(伤寒门 下)《古今医统大全》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科学》
- 急下急温《伤寒六书》
- 急性扁桃体炎《手穴手纹诊治》
- 急下存阴(急下存津)《中医名词词典》
- 急性扁桃体炎《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急下存阴《中医词典》
- 急性扁桃体炎《自我调养巧治病》
- 急下《伤寒括要》
- 急性扁桃体炎《耳鼻咽喉外科学》
- 急温论《侣山堂类辩》
- 急性扁桃体炎后的急性肾炎《免疫与健康》
- 急温《伤寒括要》
- 急性病毒性肝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急锁喉风顷刻不救《奇方类编》
- 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医学心理学》
- 急伤寒《孙真人海上方》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理学》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前言
- 医疗康复篇
- 第一节 恶性肿瘤
- 第二节 传染病
- 霍乱
- 细菌性痢疾
- 伤寒和副伤寒
- 病毒性肝炎
- 脊髓灰质炎
- 流行性感冒
- 麻疹
- 风疹
- 幼儿急疹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水痘
- 流行性腮腺炎
- 猩红热
- 军团病
- 百日咳
- 白喉
- 破伤风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登革热
- 流行性出血热
- 狂犬病
- 钩端螺旋体病
- 弓形体病
- 蛔虫病
- 蛲虫病
- 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
- 第四节 呼吸系统疾病
- 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
- 返流性食管炎
- 急性胃炎
- 慢性胃炎
- 消化性溃疡(溃疡病)
- 肠结核
- 结核性腹膜炎
- 克隆病(肉芽肿性小肠结肠炎)
- 溃疡性结肠炎
- 消化道憩室
- 胃肠神经官能症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肠易激综合征
- 肝硬化(肝硬变)
- 肝昏迷(肝性脑病)
- 脂肪肝
- 肝血管瘤
- 肝囊肿
- 急性胰腺炎
- 慢性胰腺炎
- 第六节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 第七节 内分泌、代谢和营养疾病
- 垂体性侏儒症
- 成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 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
- 尿崩症
-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 皮质醇增多症
- 单纯性甲状腺肿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
- 糖尿病
- 低血糖症
- 失水
- 单纯性肥胖
- 营养不良和消瘦
- 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
- 核黄素缺乏症
- 烟酸缺乏病
- 坏血病
- 维生素K缺乏症
- 第八节 肾脏和结缔组织疾病
- 第九节 普通外科疾病
- 手术前后处理
- 损伤
- 烧伤
- 冻伤
- 脓毒症
- 疖
- 痈
- 急性蜂窝织炎
- 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
- 丹毒
- 脓性指头炎
- 甲沟炎
- 手指腱鞘炎
- 气性坏疽
- 皮脂囊肿
- 脂肪瘤
- 纤维瘤
- 神经纤维瘤
- 血管瘤
- 淋巴管瘤(囊状水瘤)
- 皮肤乳头状瘤
- 皮肤癌
- 软组织肉瘤
- 黑色素瘤
- 甲状舌间囊肿
- 鳃裂囊肿
- 甲状腺腺瘤
- 甲状腺癌
- 颈淋巴结结核
- 急性乳腺炎
- 乳房肿块(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
- 男性乳腺肥大症
- 脐膨出
- 脐瘘
- 外疝(腹股沟疝、股疝、脐疝)
- 急性腹膜炎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 肠梗阻(肠套迭、肠扭转)
- 阑尾炎
- 先天性巨结肠
- 直肠脱垂
- 结肠和直肠息肉
- 肛裂
- 肛旁脓肿
- 肛瘘
- 痔
- 胆囊炎和胆囊结石
- 胆管炎和胆管结石
- 胆囊息肉症
- 胆道蛔虫症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
- 动脉栓塞
- 动脉瘤
- 动静脉瘘
- 下肢静脉曲张(慢性小腿溃疡)
- 静脉血栓形成
- 器官移植
- 第十节 骨科疾病
- 骨折
- 锁骨骨折
- 肱骨上端骨折
- 肱骨干骨折
- 肱骨髁上骨折
- 前臂骨折
- 股骨颈骨折
- 股骨干骨折
- 髌骨骨折
- 胫腓骨骨折
- 踝部骨折
- 脊柱骨折
- 骨盆骨折
- 关节内骨折
- 骨骺部位的损伤
- 关节脱位
- 手外伤
- 膝部损伤
- 断肢(指)再植
- 化脓性骨髓炎
- 化脓性关节炎
- 骨和关节结核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骨关节炎
- 骨质疏松
- 大骨节病
- 小儿麻痹后遗症
- 多指(趾)
- 先天性畸形足
- 先天性髋脱位
- 先天性斜颈
- 脊柱侧凸
- 颈肩、腰腿痛
- 髋、膝部疾患
- 肩关节周围炎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臂丛神经血管受压症
- 肘管综合征
- 腕管综合征
- 腱鞘炎
- 腱鞘囊肿
- 滑囊炎
- 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
- 骨肿瘤
- 人工关节
- 周围神经损伤
- 下肢神经损伤
- 第十一节 泌尿外科疾病
- 第十二节 胸外科疾病
- 第十三节 妇产科疾病
- 流产
- 早产
- 宫外孕
- 葡萄胎
- 恶性葡萄胎与绒毛膜上皮癌
- 妊娠剧吐
- 前置胎盘
- 胎盘早期剥离
- 多胎妊娠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过期妊娠
- 母儿血型不合
- 心脏病合并妊娠
- 慢性肾炎合并妊娠
- 肾盂肾炎合并妊娠
- 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
- 肺结核合并妊娠
- 贫血合并妊娠
- 糖尿病合并妊娠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
- 异常分娩
- 子宫破裂
- 产后出血
- 产褥感染
- 高危妊娠
- 外阴瘙痒
- 外阴白色病变(外阴白斑)
- 前庭大腺炎
- 阴道炎
- 幼女性外阴阴道炎
- 老年性阴道炎
- 宫颈炎
- 盆腔炎
- 生殖器结核
- 子宫肌瘤
- 卵巢肿瘤
- 女阴癌
- 宫颈癌
- 子宫内膜癌
- 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
- 尿瘘、粪瘘、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
-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 不孕症
- 创伤性宫腔粘连
- 子宫内膜异位症
- 功能性子宫出血
- 多囊卵巢综合征
- 闭经
-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 更年期综合征
- 痛经
- 阴道出血的疾病
- 异常白带
- 性传播疾病
- 第十四节 儿科疾病
- 发热
- 大便异常
- 小便异常
- 婴儿哭闹
- 身材矮小
- 头痛
- 抽痉
- 腹痛
- 便血
- 贫血
- 流涎
- 舌的变化
- 各种各样的新生儿
- 新生儿疾病的特点
- 新生儿疾病筛查
- 新生儿呕吐
- 新生儿便秘
- 新生儿黄疸
- 新生儿溶血病
- 新生儿出血症
- 新生儿颅内出血
- 新生儿硬肿症
- 新生儿脱水热
- 新生儿败血症
- 新生儿脐炎
- 新生儿破伤风
- 新生儿锁骨骨折
-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 维生素A缺乏症
- 维生素A中毒
- 核黄素缺乏症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
- 维生素D中毒
- 维生素E缺乏症
- 维生素K缺乏症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锌缺乏症
- 单纯性肥胖
- 舌系带过短
- 口腔炎。
- 消化性溃疡病
- 腹泻病
- 急性坏死性肠炎
- 脐疝
- 上呼吸道感染
- 急性喉炎
- 肺炎
- 支气管哮喘
- 先天性心脏病
- 急性肾小球肾炎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尿路感染
- 性早熟
- 癫痫
- 智能迟缓
- 儿童结核病
- 遗尿症
- 儿童多动综合征
- 暑热症
- 淋巴结炎
- 常见儿科疾病的手术年龄
- 第十五节 神经科疾病
- 对神经疾病征象应具备的基本认识
- 神经科临床的各种辅助检查
- 神经疾病的护理
- 头痛
- 失眠和嗜睡
- 三叉神经痛
- 面神经瘫痪
- 面肌痉挛
- 带状疱疹
- 多发性神经炎
- 颈椎病
- 腰椎间盘脱出症
- 腰椎管狭窄症
- 肌肉注射引起的坐骨神经炎
- 急性脊髓炎
- 脊髓压迫症
- 脊髓空洞症
- 遗传性共济失调
- 脊髓亚急性合并变性
- 运动神经元疾病
- 中风(急性脑血管疾病)
- 脑肿瘤
- 病毒性脑炎与脑膜炎
- 隐球菌性脑膜炎
- 癫痫
- 脑囊虫病
- 偏头痛与群集性头痛
- 脑外伤后慢性硬膜下血肿
- 神经梅毒与艾滋病
- 震颤麻痹
- 小舞蹈病
- 肝豆状核变性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 重症肌无力
- 周期性瘫痪
- 多汗症与无汗症
- 第十六节 精神科疾病
- 第十七节 皮肤科疾病
- 单纯疱疹
- 疣
- 艾滋病
- 梅毒
- 淋病
- 脓疱疮
- 毛囊炎
- 麻风
- 足癣
- 手癣
- 体股癣
- 花斑癣
- 头癣
- 须癣
- 甲癣
- 念珠菌病
- 隐球菌病
- 孢子丝菌病
- 疥疮
- 虫咬皮炎
- 桑毛虫皮炎
- 刺毛虫皮炎
- 毛囊虫皮炎
- 丘疹性荨麻疹
- 接触性皮炎
- 口红接触性唇炎
- 湿疹
- 遗传过敏性皮炎
- 药疹
- 荨麻疹(风疹块)
- 血管性水肿
- 神经性皮炎
- 瘙痒症
- 工业职业性皮肤病
- 稻农皮炎
- 农药皮炎
- 化妆品皮肤病
- 手足皲裂
- 嘴唇干裂
- 痱子
- 冻疮
- 擦烂红斑
- 尿布皮炎
- 晒斑
- 多形性日光疹
- 银屑病
- 单纯糠诊
- 红斑狼疮
- 白癜风
- 黄褐斑
- 雀斑
- 寻常性痤疮
- 酒渣鼻
- 皮脂溢出症
- 脂溢性皮炎
- 脱发
- 白发
- 多毛症
- 腋臭
- 足臭
- 鱼鳞病
- 色素痣
- 瘢痕疙瘩
- 皮肤血管瘤
- 第十八节 眼科疾病
- 睑内翻和倒睫
- 睑外翻
- 上睑下垂
- 睑腺炎
- 基底细胞癌
- 睑板腺癌
- 鳞状细胞癌
- 慢性泪囊炎
- 急性结膜炎
- 泡性结膜角膜炎
-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 翼状胬肉
- 树枝状角膜炎
- 匐行性角膜溃疡
- 青光眼
- 白内障
- 视网膜脱离
- 视网膜母细胞瘤
- 眼球突出
- 内分泌性突眼
- 第十九节 耳鼻咽喉科疾病
- 鼻外伤
- 鼻疖
- 急性鼻炎
- 慢性鼻炎
- 萎缩性鼻炎
- 过敏性鼻炎
- 鼻中隔偏曲
- 鼻窦炎
- 鼻息肉
- 鼻部肿瘤
- 急性咽部感染
- 慢性咽炎
- 慢性扁桃腺炎
- 增殖体肥大
- 鼻咽癌
- 急性会厌炎
- 急性喉炎
- 慢性喉炎
- 喉外伤
- 喉水肿
- 小儿喉痉挛
- 喉肿瘤
- 食管化学性灼伤
- 外耳道疖和外耳道炎
- 外耳道耵聍栓塞
- 非化脓性中耳炎
- 化脓性中耳炎
- 耳部损伤
- 聋哑
- 耳聋的预防
- 内耳眩晕症
- 耳部肿瘤
- 附:耳鼻咽喉科常用药物
- 第二十节 口腔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