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和副伤寒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书籍目录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病人和带菌者的大小便中带有伤寒杆菌,通过水以及食物、手、苍蝇等经口传染给健康人。

病菌侵入人体后经过3~42天,平均2周出现症状。起病多数缓慢。起病第一周体温逐日呈梯形上升,至1周末体温可达39~41℃,伴有畏寒头痛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症状,右下腹可有压痛。病后第二周起,高热持续不退,一般可持续10~14天左右,病人神志迟钝,表情淡漠,听觉减退,严重的讲胡话、抓空等无意识举动或昏睡,也可有黄疸、中毒性心肌炎休克等。脉搏虽增快,但和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医学上称相对缓脉,是伤寒特征之一。约有2/3病人有脾肿大,1/3肝肿大,1/3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在胸腹部较多,呈玫瑰色,直径约3~4毫米,稍高出皮肤,压之退色,常出现在起病后第7~10天。起病后第四周体温开始下降,逐渐恢复。如果治疗不及时,饮食护理不当,在起病后第二~四周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此外,治疗不彻底或不及时,容易形成慢性带菌,成为潜在隐患。

随着医疗保健事业发展,磺胺药和抗生素问世,对伤寒的疗效显著提高。伤寒不再象50年代那样严重,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症状非常典型的伤寒已经罕见。起病从缓慢发生趋向急性发作,过去那种所谓伤寒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玫瑰疹也难见到,多数病人为轻型和中型,略有疏忽,极易漏诊。

在夏秋季,一切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病人,都应考虑有伤寒的可能。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有些地区伤寒发病率又复上升,而且出现大量伤寒杆菌的耐药菌株,病情重,肠出血和肠穿孔等致命性并发症多了起来。

发现伤寒病人应及早隔离治疗,病人应卧床休息到完全恢复为止,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和血压等变化。注意口腔及皮肤清洁,防止褥疮。注意饮食,高热时给予米汤藕粉和豆浆等流质饮食,以后随体温下降而适当调整,一般在起病后30天内均应给予易消化的少渣食物,特别是恢复期更应注意,否则容易发生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高热时可物理降温,便秘不可用泻药,宜用生理盐水低压灌肠。根据药敏情况适当选用抗菌药物,全程和足量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和降低伤寒发病的主要措施,认真做好“三管一灭”(详见菌痢篇),自觉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工作结束、外出归家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牢牢把住“病从口入”关。此外,炊食从业人员、食堂炊事员、保育员和给水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病人或带菌者要进行全程治疗,在未治愈前不得从事炊事、饮食、保育和给水工作,防止病菌传播。

副伤寒分副伤寒甲、乙、丙三种,与伤寒非常相似,较难区别,主要靠细菌学检查加以区分。所不同的是,副伤寒潜伏期较伤寒为短(6~8天),起病急,热程短,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并发症少。治疗预防方法与伤寒相同。

(傅善来)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书籍目录
  1. 伤寒和副伤寒《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 伤寒合病并病论《伤寒六书》
  3. 伤寒喉闭《中医词典》
  4. 伤寒合病并病论《伤寒六书》
  5. 伤寒喉痹《中医词典》
  6. 伤寒合病《伤寒恒论》
  7. 伤寒喉痛秘方《华佗神方》
  8. 伤寒汗吐下禁例略(三首集见伤寒论)《医经国小》
  9. 伤寒喉肿门主论《疡医大全》
  10. 伤寒汗吐下加五十四法《针灸神书》
  11. 伤寒后变成疟《圣济总录》
  12. 伤寒汗出候《诸病源候论》
  13. 伤寒后不得眠《圣济总录》
  14. 伤寒寒热论《伤寒六书》
  15. 伤寒后不思食《圣济总录》
  16. 伤寒寒热(余见自汗 伤寒无汗)《针灸资生经》
  17. 伤寒后疮《圣济总录》
  18. 伤寒寒热《普济方·针灸》
  19. 伤寒后盗汗《圣济总录》
  20. 伤寒过经不解《圣济总录》
  21. 伤寒后骨节烦疼《圣济总录》
  22. 伤寒过经《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23. 伤寒后夹劳《圣济总录》
  24. 伤寒攻目生疮兼赤白翳方六首《外台秘要》
  25. 伤寒后惊悸《圣济总录》
  26. 伤寒歌《脉诀刊误》
  27. 伤寒后劳复《圣济总录》
  28. 伤寒歌《脉诀乳海》
  29. 伤寒后青盲日近者可治《是斋百一选方》
  30. 伤寒歌《伤寒百证歌》
  31. 伤寒后身体虚肿《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