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
顾名思义,脂肪肝就是肝内脂肪太多了。正常肝内脂肪仅占肝重的2%~4%,如果脂肪沉积超过肝重5%,便可称为脂肪肝,有人会问:就像胖子皮下脂肪多一些,脂肪肝会有什么坏处?当然少量脂肪沉积对身体还不至于产生大问题,但大量脂肪沉积时,肝细胞内充满脂肪空泡,可引起局灶性炎症及肝细胞坏死,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
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嗜酒,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酒精消耗量大幅度上升,肝脏是酒精代谢的唯一器官,长期大量酗酒(每天大于150克)可使细胞发生反复脂肪变性;
(2)营养因素,如食物中脂肪成份过多,又爱吃糖而缺乏蛋白质与维生素或偏食致摄入的氨基酸不平衡,缺乏胆碱成份等均可引起脂肪肝;
(3)其他较少见的原因有中毒(如磷、四氧化碳等),糖尿病(37%糖尿病者并有脂肪肝)以及少见的妊娠后期合并急性脂肪肝等。
单纯脂肪肝无自觉症状(妊娠急性脂肪肝除外),在未发展为肝硬化之前,亦无体征,血化验血脂可高一些,亦不能说明一定有脂肪肝,当然脂肪肝的诊断标准是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但有一定风险。超检查,由于脂肪浸润,B超声图像上可见肝脏实回声弥漫性增强,形成所谓“明亮肝”,但若腹壁脂肪过厚,在超声图像上亦可出现类似图象。超声诊断脂肪肝准确率仅85%~90%左右,必要时要作CT肝扫描,与B超相反,在CT上脂肪肝密度是降低的。
脂肪肝是肝脏疾病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因它是一个可逆的病理过程,将其推一推(不治)就可发展为肝硬化,拉一拉(治疗)就可恢复正常,因而要尽量做好“拉”的工作,首先要去除病因如戒酒,停止对肝脏有毒药物接触等,对糖尿病病人要通过饮食与药物来控制血糖。
饮食在脂肪肝治疗中十分重要,肥胖病人要限制食量和糖量,只要体重减轻,便可使肝脂肪消退,逐步恢复正常,当然多吃水果、蔬菜、不吃或少吃含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高的食物,而且要长期坚持,必然有益。
脂肪肝的药物治疗在防治脂肪肝中所起的作用不大,服用些胆碱、甲硫氨酸、维生素、磷脂和烟酸等无疑是有益的,但大量服用降脂药物反而对肝脏有毒性。中药在脂肪肝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但目前仍在探索中。
- 脂肪肝《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脂肪肝《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脂肪肝《临证实验录》
- 脂肪肝《临床营养学》
- 脂肪肝、肝硬化和相关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脂肪的吸收《生理学》
- 脂肪肝的饮食调养《老年食养食疗》
- 脂肪抽吸术的器械设备《减肥新法与技巧》
- 脂肪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脂肪抽吸术《减肥新法与技巧》
- 脂肪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脂肪、磷脂、糖脂代谢《动脉粥样硬化》
- 脂肪瘤《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脂肪《预防医学》
- 脂肪栓塞综合征《外科学总论》
- 脂蛋白组成与结构《临床生物化学》
- 脂肪水肿《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脂蛋白中脂类的组成特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脂肪酸β-氧化的生理意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脂蛋白脂肪酶《动脉粥样硬化》
- 脂肪酸代谢《动脉粥样硬化》
- 脂蛋白脂肪酶《临床生物化学》
- 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脂蛋白受体《动脉粥样硬化》
- 脂肪酸的合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脂蛋白受体《临床生物化学》
- 脂肪酸的特殊氧化形式《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脂蛋白和脂质测定方法学评价《临床生物化学》
-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脂蛋白分离的方法学评价《动脉粥样硬化》
- 脂肪酸合成的调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