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病例数百万计。在东南亚一直呈地方性流行。我国于1978年在广东流行,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毒。此后,于1979、1980、1985年小流行中分离出Ⅰ、Ⅱ、Ⅲ型病毒。

- 登革热《传染病》
- 登革热《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登革热---台风来临前,气压变化的地方性感冒《中医之钥》
- 登革病毒《医学微生物学》
- 登州孙医白膏,尤善消肿。《苏沈良方》
- 登高运动《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等差《圣济总录》
- 登痘疮《中医词典》
- 等分《中医名词词典》
- 灯盏油《本经逢原》
- 等分《中医词典》
- 灯盏花《滇南本草》
- 等级资料《预防医学》
- 灯芯草柿饼汤《保健药膳》
- 等级总和数临界值(双侧检验)《预防医学》
- 灯芯《本草害利》
- 等渗性脱水《病理生理学》
- 灯芯《本草从新》
- 等位基因的特异寡核苷酸探针诊断法《医学遗传学基础》
- 灯芯《冯氏锦囊秘录》
- 邓处中《中医词典》
- 灯芯《药笼小品》
- 邓旒《中医词典》
- 灯心散《外科全生集》
- 邓文彪《中医词典》
- 灯心草《本草乘雅半偈》
- 邓象晋《中医词典》
- 灯心草《本草择要纲目》
- 邓宣文《中医词典》
- 灯心草《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邓元锡《中医词典》
《传染病》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学习传染病的目的与任务
- 第二节 传染与抗传染免疫
-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 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
- 第五节 传染病的诊断
- 第六节 传染病的治疗
- 第七节 传染病的预防
- 第二章 病毒感染
-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
- 第三节 病毒性胃肠炎
- 一、轮状病毒胃肠炎
- 二、诺沃克类病毒胃肠炎
- 三、其它病毒性胃肠炎
- 附:肠道病毒感染
- 第四节 流行性感冒
- 第五节 麻疹
- 第六节 水痘
- 第七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第八节 流行性腮腺炎
- 第九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 第十节 森林脑炎
- 第十一节 流行性出血热
- 第十二节 登革热
- 第十三节 狂犬病
- 第十四节 艾滋病
- 第三章 立克次体感染
- 第四章 细菌感染
- 第一节 败血症
- 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
- 第三节 伤寒与副伤寒
- 第四节 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
- 附 鼠伤寒
- 第五节 霍乱
-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
- 第七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 第八节 空肠弯曲菌肠炎
- 第九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第十节 白喉
- 第十一节 百日咳
- 第十二节 军团病
- 第十三节 猩红热
- 第十四节 布鲁氏菌病
- 第十五节 鼠疫
- 第十六节 炭疽
- 第十七节 兔热病
- 第五章 螺旋体感染
- 第六章 寄生虫病
-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