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感染性心内膜炎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书籍目录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脏病,虽然目前抗生素的种类很多,治疗也相当有效,但若不及时治疗,则可以引起死亡。而相当一部分病人,若注意预防,是可避免患病的。故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哪些人易于患此病?如何进行预防?

人的心脏有三层结构,外层为心外膜,中层为心肌,内层即心腔面为心内膜,后者包括心壁内膜和心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即指心壁内膜和心瓣膜的感染性炎症,绝大多数为细菌性感染。口腔及上呼吸道感染、拔牙、扁桃体摘除、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感染和手术时,细菌常可从口腔、上呼吸道、泌尿道或肠道入血,引起短暂的菌血症,细菌随血流到达心腔,在心瓣膜或心壁内膜“定居’、“繁殖”,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在一般正常的心脏,细菌被很快“杀灭”,不易“停留、定居”下来。统计资料显示,约60%~80%的病例发生于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基础上,发生于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者约占10%。可见绝大多数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尤其风湿性和先天性心脏病,因此这些病人尤应注意自我保健。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除了一般的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措施,如进食富于营养的饮食,适当体育锻炼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具体地说,风湿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血管病病人,在施行拔牙、扁桃体摘除术、五官科和颌面部手术前1天和手术后3~5天,应预防性应用青霉素,如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头孢霉素;施行泌尿生殖道、肠道手术或分娩时,应预防性应用氨苄青霉素或庆大霉素。此外,个人卫生也非常重要,这些病人须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习惯,勤洗澡、勤换衣,有局部感染病灶者,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如出现持续性发热和进行性贫血,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一般来说,及时的、大剂量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治愈本病,但疗程须足够长。常须持续治疗6周,过早停药易于复发。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书籍目录
  1. 感染性心内膜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 感染性心内膜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理学》
  4. 感染性胃肠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5.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病学》
  6. 感染性疾病的生物学《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7. 感染性休克《急诊医学》
  8. 感染性疾病《临床肝移植》
  9. 感染性休克《病理生理学》
  10. 感染性疾病《病理学》
  11. 感染性休克《传染病》
  12. 感染性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3. 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传染病》
  14. 感染型食物中毒《预防医学》
  15.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传染病》
  16. 感染细胞的损伤和死亡《医学微生物学》
  17. 感染性智能低下《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8. 感染途径《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19. 感染中毒性脑病《神经病学》
  20. 感染是如何发生的《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1. 感热劳伤《症因脉治》
  22. 感染伤口《外科学总论》
  23. 感湿嗽《中医词典》
  24. 感染可致免疫紊乱《免疫与健康》
  25. 感受器《急诊医学》
  26. 感染和外伤病人的营养治疗原则《临床营养学》
  27.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生理学》
  28. 感染对营养与代谢的影响《临床营养学》
  29. 感受器的编码作用《生理学》
  30. 感染对机体的影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1.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生理学》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