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心身疾病
心理应激原引起的躯体机能改变,一般在刺激作用或威胁消失后就随之恢复的称为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actions);若应激原过强或作用较久则使反应持续存在,可以不伴有器质性改变的称为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reactions);或伴有器质性变化,称为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在临床实践中,后两者是难以区分的,故也有将两者通用者。
Heinroth(1818)最早将失眠一类疾病称为心身障碍;以后,Jacobi(1822)又将包括转换性癔症(此病后来被排除,因为认为它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而不是植物性神经系统起作用的)在内的另一些疾病的纳入这一范畴,包括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偏头痛、支气管哮喘及类风湿关节炎。其后Alexander(1934)又加进了甲状腺机能亢进及神经性皮炎而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
随着人们对心身疾病研究的深入,心身疾病的概念也在不断更改变。美国精神协会(1952)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治疗手册》第1版(DSM-I)中提出了“心理生理的自主性及内脏性障碍”(psychophysiological autonomic and visceraldisorders)一词来替代“心身障碍”。第二版(DSM-Ⅱ1968)中下的定义是:“这组障碍以由情绪因素引起的躯体症为特征,一般只累及一个器官系统,这种系统受植物性神经去配,所涉及的生理变化都是正常时伴随某种情绪状态而发生的,但在这种障碍时,反应更为强烈的持久,而个体可以不意识到他的情绪状态”。

- 心身疾病《医学心理学》
- 心身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心身疾病的范围《预防医学》
- 心伤《中医词典》
- 心身疾病的分布趋势《预防医学》
- 心善《中医词典》
- 心身疾病的特点《预防医学》
- 心疝秘方《华佗神方》
- 心身疾病防制《预防医学》
- 心疝候《诸病源候论》
- 心身交互作用《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心疝方四首《外台秘要》
- 心神《奇症汇》
- 心疝《医述》
- 心神《医学见能》
- 心疝《中医词典》
- 心神不安《疫疹一得》
- 心疝《圣济总录》
- 心神不足肺经有痰《孙文垣医案》
- 心疝《中医名词词典》
- 心神惊悸《医学心悟》
- 心如刀刺《奇方类编》
- 心肾不交《中医名词词典》
- 心热证《灵素节注类编》
- 心肾不交《傅青主男科》
- 心热证《中医词典》
- 心肾不交《中医词典》
- 心热痿软《症因脉治》
- 心肾不交论《理虚元鉴》
- 心热痿软《中医词典》
- 心肾不交与劳嗽总论《理虚元鉴》
《医学心理学》
- 第一篇 总论
- 第一章 概论
-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简史
-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 第四章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二篇 临床心理
- 第四章 心理因素致病问题
- 第六章 内科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社会问题
-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三节 消化道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五节 内窥镜检查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七章 外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八章 妇产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与月经有关的心理问题
- 第二节 妊娠的心理问题
- 第三节 分娩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分娩后的心理问题
- 第五节 妇产科手术中的心理问题
- 第九章 儿科临床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儿童疾病过程中的心理社会因素
- 第二节 儿童的异常行为
- 第三节 儿童心身疾病
- 第十章 临床其他各科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眼、耳鼻咽喉科中的心理问题
- 第二节 皮肤科的心身问题
- 第三节 口腔科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癌症的心理问题
- 第十一章 临床评估与晤谈技术
- 第一节 临床评估
- 第二节 晤谈技术
-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总则
- 第十三章 临床心理测验(一)
- 第十四章 临床心理测验(二)
- 第一节 投射技术
- 第二节 神经心理测验
- 第十五章 评定量表
- 第一节 适应行为量表
- 第二节 精神病学评定量表
- 第十六章 临床评估结果的解释和报告
- 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概述
- 第十八章 心理治疗的层次和原则
- 第十九章 心理治疗的分类
- 第二十章 专门心理治疗方法介绍
- 第一节 经典的心理分析疗法
- 第二节 认知领悟心理疗法
- 第三节 询者中心疗法
- 第四节 系统脱敏疗法
- 第五节 满灌疗法
- 第六节 厌恶疗法
- 第七节 标记奖励法
- 第八节 理性情绪疗法
- 第九节 气功疗法
- 第十节 生物反馈疗法
- 第十一节 家庭疗法
- 第十二节 悟践心理疗法
- 第十三节 催眠疗法
- 第二十一章 临床心理咨询
- 第三篇 变态心理
- 第二十二章 概论
- 第二十三章 心理过程障碍
- 第二十四章 人格障碍
- 第四篇 神经心理
- 第二十五章 概述
- 第二十六章 神经心理的研究和评定方法
- 第二十七章 大脑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
- 第二十八章 神经心理学技术在脑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 第五篇 护理心理
- 第二十九章 护理心理学概述
-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的意义
-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 第三节 护士的心理品质与培养
- 第三十章 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一节 病人的一般心理活动
- 第二节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 第三节 不同年龄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三十一章 心理护理技艺
- 第一节 心理状态与心理护理
- 第二节 医护人员的语言与沟通技巧
- 第六篇 健康心理
- 第三十二章 健康心理学
- 第三十三章 儿童心理卫生
- 第一节 儿童心理卫生的一般问题
- 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四章 青少年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五章 中年人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六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七章 不同群体和特殊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八章 心理保健
- 第七篇 医学心理学的其他领域
- 第三十九章 药物心理学
- 第四十章 康复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