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药物的生理心理效应

《医学心理学》书籍目录

神经心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内分泌学、精神药理学和行为科学等的研究进展,为阐明药物的心理效应提供了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使我们有可能认识药物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生理机制。

例如,抗精神病药物作用于脑干的脑桥上端到中脑、下丘脑的网状结构以及边缘系统脑结构,通过调整乙酰胆碱与多巴胺、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关系,可以消除幻觉、妄想,使行为恢复正常。抗抑郁药物,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影响突触间隙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使之在神经末梢中贮积,进而释放增加或减少其耗损,以消除抑郁,改善情绪。吗啡和鸦片可以影响体内的吗啡受体,通过影响内啡肽而止痛。再如,抗高血压药物往往引起抑郁状态;抗结核病的异烟肼可以引起轻度躁狂状态等实例可以看出,许多药物和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某些药物,如果作用不当可以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变异;反之,也可以使用某些药物来纠正病人的异常心理。

使用药物时,不仅要重视药物引起的生理效应,还要重视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时的心理效应。如对药物高度信任,病人的心理上处于良好的感受状态,则药物疗效可大大提高,甚至没有药理作用的安慰剂也可以具有某种良好的药效。反之,纵然是应有治疗效果的药物,如果病人对它不信任或厌恶,则其疗效大大下降,甚至没有治疗效果。

Wolf曾经做过一项很有意义的实验:从胃管给一位有恶心呕吐症状的病人注入催吐剂,但对病人说:“现在向你胃里注入镇吐剂,很快就会显效,停止呕吐。”30分钟后,恶心呕吐果然停止了。一小时后病人又呕吐,于是再次注入催吐剂,15分钟恶心感受消失。这一实验证明药物确实具有心理效应,在某些情况下,它甚至可以逆转生理反应。对药物心理效应的这些研究表明,可以利用病人对药物认知活动的规律,因势利导,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在讨论药物心理学时,除了研究药物的治疗效应外,还应当了解药物对正常心理活动的干扰。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或减少副作用,保护病人的安全,防止意外,减少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不便和烦恼。药物引起的干扰正常心理活动的现象有如下几类:

1.记忆力减退 使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安定剂、催眠药、镇静剂和抗癫痫药物,可有此副作用。

2.意识障碍 使用阿托品、蔓陀萝、安定、莨菪碱类、抗组织胺等药物可引起意识障碍。

3.情绪改变 抗高血压药物可致抑郁;酒精、催眠药、异烟肼,可以引起欣快。

4.精神运动性失调 如安定不适于驾驶人员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巴金森氏综合征;长期饮酒或服用催眠药可致震颤

5.幻觉和妄想 使用苯丙胺、激素、异烟肼、合霉素等药物时,可以出现幻觉、妄想,类似精神病症状。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心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心理学》书籍目录
  1. 药物的生理心理效应《医学心理学》
  2. 药物的肾排泄《医院药学》
  3. 药物的生物转化《临床生物化学》
  4. 药物的设计与开发《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5. 药物的吸收《医院药学》
  6. 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药法规》
  7. 药物的相互作用《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8. 药物的给药途径、分布和排泄《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9. 药物的相互作用《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0. 药物的副作用《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1. 药物的贮存《中药炮制》
  12. 药物的分布《医院药学》
  13. 药物的作用《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4. 药物的反应《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5. 药物动力学《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6. 药物的代谢《医院药学》
  17. 药物动力学在抗生素临床用药中的指导作用《医院药学》
  18. 药物的不良反应《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9. 药物发泡灸《中医词典》
  20. 药物的不良反应《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1. 药物分布《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2.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
  23. 药物概述《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4. 药物不良反应的判定及报告《流行病学》
  25. 药物过量《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6. 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预防医学》
  27. 药物过敏试验法《基础护理学》
  28. 药物避孕《妇产科学》
  29. 药物和化妆品引起的皮炎《免疫与健康》
  30. 药物艾卷《中医名词词典》
  31. 药物和疾病的关系《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医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