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健康心理学简史
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在美国兴起,首先受到预防医学的重视,因为据调查在求医的病人中约有60%是属于那些声称有躯体性不适,但又无躯体疾病体症的人。一般具有某些情感性障碍(焦虑、苦恼等),这些病人在接受心理学家的治疗和处理后,约有90%的人可获得有益的帮助。同时在医药费用方面大为减少。实践证明,生活中如体认知、评价和对待“紧张刺激”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所处情境和经历的事件往往可以扰乱个体内的动态平衡,损害人体免疫系统机能而导致包括癌细胞活化在内的各种疾病发生。健康心理学的任务在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与方法,探讨和解决有关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各种心理学问题;研究心理学在矫治人的某些不健康行为,特别是预防不健康行为与各种疾病发生方面的关系和功用;探求和提示关于改进医疗与护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保健措施、节省卫生经费和减少社会损失等方面的心理学观点和意见。
健康心理学的中心任务是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这实际上就是心理卫生在新形势下的延伸和发展。关于维护人类健康,要着重预防和注意心理健康,这是具有渊远流长的思想根源的。《黄帝内经》中强调“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不冶已病、治未病。”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认识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目的。西方医学先驱希波克拉底注意到保护健康的心理因素方面。被尊为《医典》的作者阿维森纳(Avicenna)就把情感列为保护健康所必需的六项内容之一(其它五项为阳光和空气、食物和饮料、运动和安静、睡眠和兴奋,新陈代谢)。变化万千的情绪生活,使人生不得安宁,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与心理卫生密切相关。人们还注意到人际关系对健康的影响。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罗马的西塞罗(M.T.Sicelow)在《论友谊》一书中也把友谊列为有利于保护健康的因素。这些都表明,人们早已认识到健康对社会和谐和心理平衡的依赖关系。
当代心理卫生运动是从如何正确认识精神病和给精神病人以人道主义的待遇开始的。法国大革命(1789年)以后,P.Pinel 医生对全人类的“自由与和平”充满希望,在他所管辖的精神病院中迈出了解放病人的一大步。他在1792年指出,要使精神病人容易康复,除了不受束缚之外,他们还应该从事有益的劳动,并且人们要以关心的态度来倾听他们的诉说,一般认为在倡导心理卫生的历史上,Pinel是起点。
虽然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先进思潮都已认识精神病的自然原因而否认它是超自然的魔术。但是精神病院和监狱相差无几。直到19世纪时,饥饿、鞭苔等虐待才被废除。
人们把本杰明、罗斯、魏尔啸、邵尔茨、费赫特斯列宾、弗洛伊德、巴浦咯夫等列为现代健康心理学的先驱。学者和医生们的研究与呼呈为心理卫生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这就使这一运动具有生气勃勃的形式和飞跃发展的力量。

- 健康心理学简史《医学心理学》
- 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医学心理学》
- 健康状况指标《预防医学》
- 健康消费话红酒《中医饮食营养学》
- 健理三针《手穴手纹诊治》
- 健康人营养《临床营养学》
- 健牌滋肾壮元酒《古代房中秘方》
- 健康人群中的室早《急诊医学》
- 健脾《中医词典》
- 健康教育的原则《预防医学》
- 健脾(补脾、益脾)《中医名词词典》
- 健康教育的形式《预防医学》
- 健脾(丸)《汤头歌诀》
- 健康教育的任务《预防医学》
- 健脾和胃《中医妇科学》
- 健康教育的评价《预防医学》
- 健脾化痰开郁行气丸《仁术便览》
-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健康促进的活动和过程,以改善、达到、维持和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素质和社会和健康水平,主要任务是《预防医学》
- 健脾化痰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 健康教育的基础《预防医学》
- 健脾类《医学摘粹》
- 健康教育《预防医学》
- 健脾散《苏沈良方》
- 健康教育《预防医学》
- 健脾疏肝《中医词典》
- 健康检查——自己的命被卖掉,还要帮医生数钞票《中医之钥》
- 健脾疏肝(培土抑木)《中医名词词典》
- 健康检查实际是借机敛财的欺骗勾当《中医之钥》
- 健脾丸《仁术便览》
- 健康监护《预防医学》
- 健脾丸《医方论》
《医学心理学》
- 第一篇 总论
- 第一章 概论
-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简史
-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 第四章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二篇 临床心理
- 第四章 心理因素致病问题
- 第六章 内科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社会问题
-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三节 消化道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五节 内窥镜检查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七章 外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八章 妇产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与月经有关的心理问题
- 第二节 妊娠的心理问题
- 第三节 分娩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分娩后的心理问题
- 第五节 妇产科手术中的心理问题
- 第九章 儿科临床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儿童疾病过程中的心理社会因素
- 第二节 儿童的异常行为
- 第三节 儿童心身疾病
- 第十章 临床其他各科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眼、耳鼻咽喉科中的心理问题
- 第二节 皮肤科的心身问题
- 第三节 口腔科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癌症的心理问题
- 第十一章 临床评估与晤谈技术
- 第一节 临床评估
- 第二节 晤谈技术
-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总则
- 第十三章 临床心理测验(一)
- 第十四章 临床心理测验(二)
- 第一节 投射技术
- 第二节 神经心理测验
- 第十五章 评定量表
- 第一节 适应行为量表
- 第二节 精神病学评定量表
- 第十六章 临床评估结果的解释和报告
- 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概述
- 第十八章 心理治疗的层次和原则
- 第十九章 心理治疗的分类
- 第二十章 专门心理治疗方法介绍
- 第一节 经典的心理分析疗法
- 第二节 认知领悟心理疗法
- 第三节 询者中心疗法
- 第四节 系统脱敏疗法
- 第五节 满灌疗法
- 第六节 厌恶疗法
- 第七节 标记奖励法
- 第八节 理性情绪疗法
- 第九节 气功疗法
- 第十节 生物反馈疗法
- 第十一节 家庭疗法
- 第十二节 悟践心理疗法
- 第十三节 催眠疗法
- 第二十一章 临床心理咨询
- 第三篇 变态心理
- 第二十二章 概论
- 第二十三章 心理过程障碍
- 第二十四章 人格障碍
- 第四篇 神经心理
- 第二十五章 概述
- 第二十六章 神经心理的研究和评定方法
- 第二十七章 大脑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
- 第二十八章 神经心理学技术在脑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 第五篇 护理心理
- 第二十九章 护理心理学概述
-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的意义
-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 第三节 护士的心理品质与培养
- 第三十章 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一节 病人的一般心理活动
- 第二节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 第三节 不同年龄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三十一章 心理护理技艺
- 第一节 心理状态与心理护理
- 第二节 医护人员的语言与沟通技巧
- 第六篇 健康心理
- 第三十二章 健康心理学
- 第三十三章 儿童心理卫生
- 第一节 儿童心理卫生的一般问题
- 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四章 青少年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五章 中年人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六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七章 不同群体和特殊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八章 心理保健
- 第七篇 医学心理学的其他领域
- 第三十九章 药物心理学
- 第四十章 康复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