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智能障碍
智能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积累经验、运用以往经验解决当前问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它是学习能力、概括能力、抽象思维和适应新环境能力的综合。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和概括等表现出来。
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这是因为个体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教育环境与社会实践不同的结果。遗传赋予个体智能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但智能的实际发展和有效地发挥则依赖于个体的教育与学习,依赖于个体的主观努力与实践。由于先天禀赋的差异,所以有些个体从小就表现出优异的智慧,的些被称为“神童”。如果个体有健全的遗传素质,但没有学习和训练,或者处于环境剥夺的情况之下,那么,智能就不能得到实际的发展。有些纪幼年被视为“神童”后来却未见预期的发展,或许就是这个缘故。
由于智能涉及多种心理过程,要确定人们智能如何很不容易。不同的作者根据不同的智能定义,设计了许多智力测验方法。但是,没有一种智力测验与教育、社会文化无关。而且智能为掌握知识提供了条件,但知识并不等于智能,因此在判断智力测验结果时,依智商(IQ)高低,分级如下:
IQ>130 超常智能(非常优秀)
IQ 120 ~129 优秀
IQ 110~119 中上(聪明)
IQ 90~109 中等
IQ 80~89 中下(迟钝)
IQ 70~79 临界状态(IQ70以下为智能缺陷)
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ICD10,1986年草案,WHO),精神发育迟滞又分为如下等级:
IQ50~70 轻度智能低下
IQ35~49 中度智能低下
IQ20~34 重度智能低下
IQ<20 极重度智能低下
临床上为了判断智能有无障碍以及智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常常根据病史提供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状况,结合检查记忆、计算、常识、判断、概括等多种能力综合加以估计。
智能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三类:①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发育迟滞;②脑部器质性病变;③环境剥夺或学习缺乏。上述原因中第3类与前2类不同,如果及时改善环境或学习条件,智能水平可以迅速提高,故有人称为“低文化性精神发育不全”。

- 智能障碍《医学心理学》
- 智能发育《中医儿科学》
- 智能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智能低下《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智宣《中医词典》
- 智能迟缓《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智者《中医词典》
- 智虑《中医词典》
- 痣《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智力衰退的心理学检查报告《医学心理学》
- 痣《医学纲目》
- 智力发育不全《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痣《证治准绳·疡医》
- 智力测验《医学心理学》
- 痣门主方《疡医大全》
- 智广《中医词典》
- 痣门主论《疡医大全》
- 智齿冠周炎《口腔科学》
- 滞产《回春录》
- 智齿冠周炎《百病自测》
- 滞利候《诸病源候论》
- 智齿冠周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滞气《中医词典》
- 智斌《中医词典》
- 滞热丹毒《中医词典》
- 智《中医词典》
- 滞热丹毒《医宗金鉴》
- 蛭食《中医词典》
- 滞热丹毒《外科心法要诀》
- 蛭蟾丹《外科传薪集》
- 滞痰《傅青主男科》
《医学心理学》
- 第一篇 总论
- 第一章 概论
-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简史
-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 第四章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二篇 临床心理
- 第四章 心理因素致病问题
- 第六章 内科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社会问题
-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三节 消化道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五节 内窥镜检查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七章 外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八章 妇产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与月经有关的心理问题
- 第二节 妊娠的心理问题
- 第三节 分娩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分娩后的心理问题
- 第五节 妇产科手术中的心理问题
- 第九章 儿科临床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儿童疾病过程中的心理社会因素
- 第二节 儿童的异常行为
- 第三节 儿童心身疾病
- 第十章 临床其他各科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眼、耳鼻咽喉科中的心理问题
- 第二节 皮肤科的心身问题
- 第三节 口腔科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癌症的心理问题
- 第十一章 临床评估与晤谈技术
- 第一节 临床评估
- 第二节 晤谈技术
-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总则
- 第十三章 临床心理测验(一)
- 第十四章 临床心理测验(二)
- 第一节 投射技术
- 第二节 神经心理测验
- 第十五章 评定量表
- 第一节 适应行为量表
- 第二节 精神病学评定量表
- 第十六章 临床评估结果的解释和报告
- 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概述
- 第十八章 心理治疗的层次和原则
- 第十九章 心理治疗的分类
- 第二十章 专门心理治疗方法介绍
- 第一节 经典的心理分析疗法
- 第二节 认知领悟心理疗法
- 第三节 询者中心疗法
- 第四节 系统脱敏疗法
- 第五节 满灌疗法
- 第六节 厌恶疗法
- 第七节 标记奖励法
- 第八节 理性情绪疗法
- 第九节 气功疗法
- 第十节 生物反馈疗法
- 第十一节 家庭疗法
- 第十二节 悟践心理疗法
- 第十三节 催眠疗法
- 第二十一章 临床心理咨询
- 第三篇 变态心理
- 第二十二章 概论
- 第二十三章 心理过程障碍
- 第二十四章 人格障碍
- 第四篇 神经心理
- 第二十五章 概述
- 第二十六章 神经心理的研究和评定方法
- 第二十七章 大脑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
- 第二十八章 神经心理学技术在脑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 第五篇 护理心理
- 第二十九章 护理心理学概述
-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的意义
-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 第三节 护士的心理品质与培养
- 第三十章 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一节 病人的一般心理活动
- 第二节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 第三节 不同年龄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三十一章 心理护理技艺
- 第一节 心理状态与心理护理
- 第二节 医护人员的语言与沟通技巧
- 第六篇 健康心理
- 第三十二章 健康心理学
- 第三十三章 儿童心理卫生
- 第一节 儿童心理卫生的一般问题
- 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四章 青少年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五章 中年人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六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七章 不同群体和特殊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八章 心理保健
- 第七篇 医学心理学的其他领域
- 第三十九章 药物心理学
- 第四十章 康复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