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心理正常与否的三项原则
1.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其形式和内容都应与客观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保持一致性,即同一性。人的心理或行为只要与外界失去同一性,就难以为人所理解。以宗教信仰为例,在宗教仪式过程中,有人由于自我催眠或过度想象而出现似乎与神对话的幻觉;有人在寂静山寺修行面壁,由于感知觉剥夺(持续一定的时间并达到一定程度)而产生似乎进入仙境的幻觉。这种出现幻觉的状态,就是不正常了。
2.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 一个人的认知、体验、情感、意志行为在自身是一个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统一体。这种统一性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学基础。例如,遇到一件令人庆幸的事,在感知它的同时,应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及相应的表情,并用欢快的语调和行为来表达;如果一个人用低沉不快的语气诉述一件愉快的事件,或者对痛苦的事件做出欢快的反应,那就属于不健康的异常状态了。
3.人格的稳定性人格(个性)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一切活动中显示其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没有重大的变故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人,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那就要考虑他是否出现异常,说明他的心理(或行为)已经偏离了他的正常轨道。
上述三条原则是从外显行为是否表现异常来评估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但仅此三条还是很不够的。因为虽属行为正常,但其健康水平尚有高低差别。因此研究区分心理健康及其水平的标准,对于人们的心理保健和行为指导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判断心理正常与否的三项原则《医学心理学》
- 判断死亡的根据《病理生理学》
-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医用化学》
- 判断是否继续出血《急诊医学》
-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医用化学》
- 蟠蛇疬《中医词典》
- 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流行病学》
- 蟠龙茶《茶饮保健》
- 判愈标准《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 蟠葱散《仁术便览》
- 泮库溴铵类《药理学》
- 蟠葱散《仁术便览》
- 泮衍《中医词典》
- 蟠葱散《外科理例》
- 滂溢《中医词典》
- 蟠葱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庞安常脉论《古今医统大全》
- 蟠肠生《中医词典》
- 庞安时(约1043-1100年)《中医词典》
- 蟠肠气《中医词典》
- 庞鹿门《中医词典》
- 盘状红斑狼疮《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庞铭本《中医词典》
- 盘兔《饮膳正要》
- 庞润田《中医词典》
- 盘石金直刺秘传《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庞先生伤寒论序《伤寒总病论》
- 盘舌痈《医门补要》
- 旁虎《手穴手纹诊治》
- 盘舌痈《中医词典》
- 旁路激活途径《医学免疫学》
《医学心理学》
- 第一篇 总论
- 第一章 概论
-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简史
-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 第四章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二篇 临床心理
- 第四章 心理因素致病问题
- 第六章 内科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社会问题
-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三节 消化道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五节 内窥镜检查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七章 外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八章 妇产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与月经有关的心理问题
- 第二节 妊娠的心理问题
- 第三节 分娩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分娩后的心理问题
- 第五节 妇产科手术中的心理问题
- 第九章 儿科临床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儿童疾病过程中的心理社会因素
- 第二节 儿童的异常行为
- 第三节 儿童心身疾病
- 第十章 临床其他各科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眼、耳鼻咽喉科中的心理问题
- 第二节 皮肤科的心身问题
- 第三节 口腔科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癌症的心理问题
- 第十一章 临床评估与晤谈技术
- 第一节 临床评估
- 第二节 晤谈技术
-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总则
- 第十三章 临床心理测验(一)
- 第十四章 临床心理测验(二)
- 第一节 投射技术
- 第二节 神经心理测验
- 第十五章 评定量表
- 第一节 适应行为量表
- 第二节 精神病学评定量表
- 第十六章 临床评估结果的解释和报告
- 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概述
- 第十八章 心理治疗的层次和原则
- 第十九章 心理治疗的分类
- 第二十章 专门心理治疗方法介绍
- 第一节 经典的心理分析疗法
- 第二节 认知领悟心理疗法
- 第三节 询者中心疗法
- 第四节 系统脱敏疗法
- 第五节 满灌疗法
- 第六节 厌恶疗法
- 第七节 标记奖励法
- 第八节 理性情绪疗法
- 第九节 气功疗法
- 第十节 生物反馈疗法
- 第十一节 家庭疗法
- 第十二节 悟践心理疗法
- 第十三节 催眠疗法
- 第二十一章 临床心理咨询
- 第三篇 变态心理
- 第二十二章 概论
- 第二十三章 心理过程障碍
- 第二十四章 人格障碍
- 第四篇 神经心理
- 第二十五章 概述
- 第二十六章 神经心理的研究和评定方法
- 第二十七章 大脑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
- 第二十八章 神经心理学技术在脑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 第五篇 护理心理
- 第二十九章 护理心理学概述
-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的意义
-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 第三节 护士的心理品质与培养
- 第三十章 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一节 病人的一般心理活动
- 第二节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 第三节 不同年龄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三十一章 心理护理技艺
- 第一节 心理状态与心理护理
- 第二节 医护人员的语言与沟通技巧
- 第六篇 健康心理
- 第三十二章 健康心理学
- 第三十三章 儿童心理卫生
- 第一节 儿童心理卫生的一般问题
- 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四章 青少年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五章 中年人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六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七章 不同群体和特殊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八章 心理保健
- 第七篇 医学心理学的其他领域
- 第三十九章 药物心理学
- 第四十章 康复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