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5-3 POMS的分量表及其所属项目
分量表符号 | 分量表名称 | 量表内项目 |
T | 紧张-焦虑 | 焦虑、紧张、发抖、如坐针毡、恐慌、自在(负分),心神不定、不安静、神经过敏、焦虑。 |
D | 抑郁-气馁 | 不快乐、懊悔、忧虑、沮丧、无希望、无价值、无勇气、孤独感、悲惨、暗淡、绝望、无援无用、被吓一跳、内疚。 |
A | 发怒-敌视 | 发怒、怨恼、怨气、怀恨、烦恼、不满、悲痛、准备斗争、反抗、失望、狂怒、坏脾气。 |
V | 精力-活动性 | 充满生气、积极、精力旺盛、快乐、警觉、劲头足、有朝气。 |
F | 疲劳-迟钝 | 筋疲力尽、倦怠、疲劳、耗竭、怠惰、厌倦、疲管不堪。 |
C | 慌乱-迷惑 | 慌乱、注意不集中、头脑糊涂、迷惑、有效(负分)、记忆不好、遇事无主意。 |
(三)状态-特质性焦虑调查表(STAI)
此系C.D.Spielberger等所编(1968),目的在于分别调查那些一过性的(状态)和较稳定的(特质)焦虑。自语状态和特质焦虑的各20项,分两式。指导语也分两种方式:①现在感到如何(状态)?按:“全无”、“有一点”、“中等”“很多”来回答;②问一般感觉怎样?按“从未”、“有时”、“常常”、“总是”来回答。两式可单用也可同时用。一般20分钟填完两式。
记分和解释:每一项目回答分1~4几个等级,得分以等级次为准。最低1分,最高4分。有些是4分表示高的焦虑,有的则是1分为高焦虑。对上述后面情况则要倒过来记分。每式20项,故得分从20~80。最简易的解释是得分越高,焦虑越明显。因为各种人群在两个调查表上的得分不同,原手册上列出的几种人群,为大学入学新生、大学在校生、高中学生、精神病人、内科病人以及犯人的得分均数以及各组人群获得各种原始分的人数比率。这两种常模可资对个体得分的解释(表15-3)。
表15-3 STAI1式(状态焦虑)
1.我感到平静 2.我感到踏实 3.我紧张 4.我懊悔 5.我感到很自在 6.我感到心烦意乱 7.我担心遭到不测 8.我感到安闲 9.我感到焦虑 10.我感到舒适 | 11.我感到自信 12.我感到神经过敏 13.我感到非常紧张不安 14.我感到有如“拉紧的弦” 15.我是松弛的 16.我感到满足 17.我很担忧 18.我感到过分激动,以至不知所措。 19.我感到喜悦 20.我感到高兴 |
(四)Hamilton抑郁评定量表(HRSD)
M.A.Hamilton于1960年在《神经科、神经外科和精神科杂志》上发表了此量表,1967年在美国《社会和临床心理学》上又发表了它的发展版本。此量表列出了17个症状,以后发展到24项。评分方法,有些症状评为0~5五级,有的0~2三级。此量表适用于抑郁型情感性疾病的病人,包括状态和特质性抑郁。由有训练的临床家使用,Hamiltom提议由两个评定者同时进行,一人主持评定晤谈,另一人在末后补充提问。对症状的频度和强度的评定由二人评定结果加权决定(表15-4)。
表15-4 17个抑郁症状
1.抑郁心境 2.罪恶感 3.自杀 4.入睡困难 5.睡中易醒 6.早醒 7.工作和兴趣 8.迟钝 | 9.激越 10.焦虑-心理的 11.焦虑-身体的 12.身体状态-肠胃道 13.身体状态-一般的 14.性症状-无性欲 15.疑病 16.无自知力 17.体重减轻 |
Hamilton等人 对本量表作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了四个因素:
因素1-“抑郁症的一般因素”对抑郁症状严重度作总的测量。
因素2-“迟钝-激越性抑郁”系双向因素。
因素3(在妇女中称因素4)-“食欲缺乏,疲劳失眠-罪恶感、自杀、无自知力”双向因素。
因素4(在妇女中称为因素3)-“疑病、体重减轻、无自知力-各种其他症状”双向因素。
另有两个附加因素,但意义不清楚。
信度检验:Hamilton本人与其他研究者们作了评定结果的相关研究,其相分数大都在0.8~0.9之间。
效度研究:已经有许多文献报告了此量表的应用价值,早期的研究曾用来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以及对治疗效果的预测等,均有积极作用。

- POMS的分量表及其所属项目《医学心理学》
- PKC的转位与激活《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PPI—抗生素联合《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PKC的亚类及其结构特点《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P因子《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PH值在医学上的应用《医用化学》
- Q《四圣心源》
- PH值与缓冲溶液《医用化学》
- Q《四圣悬枢》
- PH值测定(电位法)《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Q《生理学》
- pH梯度法《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Q《医学统计学》
- 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Q《医学遗传学基础》
- PG、TX及LT的生理功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Q《传染病》
- PG《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Q热《传染病》
- PE-标记蛋白A方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R《四圣心源》
- PEEP和CPAP的应用《急诊医学》
- R《四圣悬枢》
- PE、社会药学与医院药学的关系《医院药学》
- R《生理学》
- PCR与原位杂交细胞化学结合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R《医学统计学》
- PCR应用特点《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R《医学遗传学基础》
- PCR应用领域《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R《传染病》
《医学心理学》
- 第一篇 总论
- 第一章 概论
-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简史
-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 第四章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二篇 临床心理
- 第四章 心理因素致病问题
- 第六章 内科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社会问题
-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三节 消化道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五节 内窥镜检查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七章 外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八章 妇产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与月经有关的心理问题
- 第二节 妊娠的心理问题
- 第三节 分娩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分娩后的心理问题
- 第五节 妇产科手术中的心理问题
- 第九章 儿科临床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儿童疾病过程中的心理社会因素
- 第二节 儿童的异常行为
- 第三节 儿童心身疾病
- 第十章 临床其他各科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眼、耳鼻咽喉科中的心理问题
- 第二节 皮肤科的心身问题
- 第三节 口腔科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癌症的心理问题
- 第十一章 临床评估与晤谈技术
- 第一节 临床评估
- 第二节 晤谈技术
-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总则
- 第十三章 临床心理测验(一)
- 第十四章 临床心理测验(二)
- 第一节 投射技术
- 第二节 神经心理测验
- 第十五章 评定量表
- 第一节 适应行为量表
- 第二节 精神病学评定量表
- 第十六章 临床评估结果的解释和报告
- 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概述
- 第十八章 心理治疗的层次和原则
- 第十九章 心理治疗的分类
- 第二十章 专门心理治疗方法介绍
- 第一节 经典的心理分析疗法
- 第二节 认知领悟心理疗法
- 第三节 询者中心疗法
- 第四节 系统脱敏疗法
- 第五节 满灌疗法
- 第六节 厌恶疗法
- 第七节 标记奖励法
- 第八节 理性情绪疗法
- 第九节 气功疗法
- 第十节 生物反馈疗法
- 第十一节 家庭疗法
- 第十二节 悟践心理疗法
- 第十三节 催眠疗法
- 第二十一章 临床心理咨询
- 第三篇 变态心理
- 第二十二章 概论
- 第二十三章 心理过程障碍
- 第二十四章 人格障碍
- 第四篇 神经心理
- 第二十五章 概述
- 第二十六章 神经心理的研究和评定方法
- 第二十七章 大脑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
- 第二十八章 神经心理学技术在脑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 第五篇 护理心理
- 第二十九章 护理心理学概述
-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的意义
-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 第三节 护士的心理品质与培养
- 第三十章 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一节 病人的一般心理活动
- 第二节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 第三节 不同年龄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三十一章 心理护理技艺
- 第一节 心理状态与心理护理
- 第二节 医护人员的语言与沟通技巧
- 第六篇 健康心理
- 第三十二章 健康心理学
- 第三十三章 儿童心理卫生
- 第一节 儿童心理卫生的一般问题
- 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四章 青少年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五章 中年人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六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七章 不同群体和特殊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八章 心理保健
- 第七篇 医学心理学的其他领域
- 第三十九章 药物心理学
- 第四十章 康复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