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27-2 中国和利手评定方法和分类
在利手的研究中,西方国家目前采用的方法有Annett的利手问卷(Annett’s Hand Prefrence Questionnaire,1970)和Oldfield的爱丁堡利手调查表(Edinburgh Handness Inventory ,1971)。前者包含了12个项目,6个为主要项目,6个次要项目;后者包含了10个项目。我国学者参考了这两种方法,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并在天津(1979)试点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制定了中国人的利手分类标准。所采用的测试项目先为12个,最后订为10个,与西方的略有不同,但内容实质是一样的。
这10个项目是:1.执笔 ,2.执筷,3.掷东西,4.刷牙,5.执剪刀,6.划火柴,7.穿针,8.握钉锤,9.握球拍,10.洗脸。
利手分类标准与Annett的有相似之处,即根据用哪一只手执笔写字来划分左利或右利。不同的是:如果10个项目全部都习用右手或左手,则称为强右利或强左利。如果前6项都习用右手或左手,而后4项中任何1至4项用另一手,则称为右利或左利。如果前6项中有1~5项习用一只手,其余5~1项用另一手,则称为混合利。在混合利中又以执笔为标准,如右手执笔则称混合利偏右,左手执笔是称混合利偏左。据此利手可细分为六种:强右利、右利、混合利偏右、混合利偏左、左利、强左利。有时可粗分为三大类:右利(包括强右利)、混合利、左利(包手强左利)。或分为两大类:右利(包括强右利)和非右利(包括混合利、左利和强左利)。
鉴于我国儿童左手写字或执筷常遭到纠正而被迫改用右手,但其他项目仍用左手(即10项中有8项以上用左手),在测试时如出现这种情况可考虑为潜在左利而计入左利中。
测试时,一般个别进行。将10个测试项目的工具:如笔、筷子、牙刷、剪刀、火柴、针和线、钉锤、球拍和毛巾置于桌上,令被试一一拿起,作写字、吃饭、刷牙等活动。根据被试习用哪一只手来完成这些日常活动而逐一由主试填写在检查表上。检查表还印有姓名、年龄、性别、民族、排行、职业、文化程度(在校学生要填写学校、班级、大学生要填写系、专业)等内容。在10个项目中分为用右手和用左手两大栏。如被试经常用一只手进行某项活动,则在该项目中分为用右手和用左手两大栏。如被试经常用一只手有时用另手进行某项活动,则在该项目的左或右手栏中填两个“+”号。如有时用一手有时用另手,则在两栏中各填一个“+”号。在学校中,可按班级集体进行测试(以小学五年级以上的为好)。将利手调查表发给每位学生,仔细听主试(或教师)讲解填表注意事项。要特别注意防止初中学生的逞能,勿在该项目左右两栏中同时各填写两个“+”号以表示自己有左右开弓,两手都能做。如确实两只手经常作同一项目,则可在该项目左、右栏中各填一个“+”号。利手的评定最好在一个单位中只有一个人来评定。
利手调查表中还印有幼时曾否用过左手、曾否被纠正过、家族中用左手史的项目。家族分直系、父系和母系三栏,调查项目为写字、拿筷子和干活三种。在医院向病人作利手测试时,调查表上还可增添有无精神病、神经官能症、癫痫、智力落后、古怪性格和口吃等栏目。
摘自:李心天等《中国人的左右利手分布》,心理学报,15卷,第3期,1983年。

- 中国和利手评定方法和分类《医学心理学》
- 中国餐馆综合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医饮食营养学》
- 中国部分市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构成[/b]《医学心理学》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简况《医学心理学》
- 中管《中医词典》
- 中国药典(90)效期药品品种及期限表《医院药学》
- 中关《中医词典》
- 中国医药学院的中医系学生,为什么都做西医而不做中医呢?《中医之钥》
- 中瓜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果毒《外科证治全书》
- 中瓜毒《外科证治全书》
- 中寒《医学集成》
- 中蛊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中寒《时病论歌括新编》
- 中蛊下血《医学纲目》
- 中寒《中医名词词典》
- 中蛊吐血《奇效简便良方》
- 中寒《圣济总录》
- 中蛊毒秘方《华佗神方》
- 中寒《时病论歌括新编》
- 中蛊毒方二十一首《外台秘要》
- 中寒《中医词典》
- 中蛊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寒《医学传灯》
- 中蛊《普济方·针灸》
- 中寒《续名医类案》
- 中蛊《新修本草》
- 中寒《杂病广要》
- 中狗肉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寒《证治准绳·类方》
《医学心理学》
- 第一篇 总论
- 第一章 概论
-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简史
-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 第四章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二篇 临床心理
- 第四章 心理因素致病问题
- 第六章 内科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社会问题
-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三节 消化道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中的心理问题
- 第五节 内窥镜检查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七章 外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八章 妇产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与月经有关的心理问题
- 第二节 妊娠的心理问题
- 第三节 分娩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分娩后的心理问题
- 第五节 妇产科手术中的心理问题
- 第九章 儿科临床中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儿童疾病过程中的心理社会因素
- 第二节 儿童的异常行为
- 第三节 儿童心身疾病
- 第十章 临床其他各科的心理问题
- 第一节 眼、耳鼻咽喉科中的心理问题
- 第二节 皮肤科的心身问题
- 第三节 口腔科的心理问题
- 第四节 癌症的心理问题
- 第十一章 临床评估与晤谈技术
- 第一节 临床评估
- 第二节 晤谈技术
-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总则
- 第十三章 临床心理测验(一)
- 第十四章 临床心理测验(二)
- 第一节 投射技术
- 第二节 神经心理测验
- 第十五章 评定量表
- 第一节 适应行为量表
- 第二节 精神病学评定量表
- 第十六章 临床评估结果的解释和报告
- 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概述
- 第十八章 心理治疗的层次和原则
- 第十九章 心理治疗的分类
- 第二十章 专门心理治疗方法介绍
- 第一节 经典的心理分析疗法
- 第二节 认知领悟心理疗法
- 第三节 询者中心疗法
- 第四节 系统脱敏疗法
- 第五节 满灌疗法
- 第六节 厌恶疗法
- 第七节 标记奖励法
- 第八节 理性情绪疗法
- 第九节 气功疗法
- 第十节 生物反馈疗法
- 第十一节 家庭疗法
- 第十二节 悟践心理疗法
- 第十三节 催眠疗法
- 第二十一章 临床心理咨询
- 第三篇 变态心理
- 第二十二章 概论
- 第二十三章 心理过程障碍
- 第二十四章 人格障碍
- 第四篇 神经心理
- 第二十五章 概述
- 第二十六章 神经心理的研究和评定方法
- 第二十七章 大脑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
- 第二十八章 神经心理学技术在脑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 第五篇 护理心理
- 第二十九章 护理心理学概述
-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的意义
-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 第三节 护士的心理品质与培养
- 第三十章 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一节 病人的一般心理活动
- 第二节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 第三节 不同年龄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三十一章 心理护理技艺
- 第一节 心理状态与心理护理
- 第二节 医护人员的语言与沟通技巧
- 第六篇 健康心理
- 第三十二章 健康心理学
- 第三十三章 儿童心理卫生
- 第一节 儿童心理卫生的一般问题
- 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四章 青少年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五章 中年人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六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七章 不同群体和特殊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
- 第三十八章 心理保健
- 第七篇 医学心理学的其他领域
- 第三十九章 药物心理学
- 第四十章 康复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