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病禁四条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与太阳为表里.而少阴亦自有表里.经病为在表.脏病为在里也.浮沉而身发热.为病在表.脉细沉数.身不发热.为病在里.病在表者可发汗.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之例是也.病在里而汗之.是竭其阴而动其血也.故曰不可发汗.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少阴虽为阴脏.而元阳寓焉.故其病有亡阳亡阴之异.脉微者为亡阳.脉弱涩者为亡阴.发汗则伤阳.
故脉微者.不可发汗.下则伤阴.故阳已虚而尺脉弱涩者.非特不可发汗.亦复不可下之也.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少阴中寒.但厥无汗.邪方内淫而气不外达.非可得汗愈者而强发之.则汗必不出.而血反自动.或口鼻.或目.随其所攻之道而外出也.盖发汗之药.其气上行.而性多 悍.不得于气.则去而之血.必尽其性而后止耳.然既脏虚邪入.以致下厥而复迫血妄动.以致上竭.上下交征.而血气之存者无几矣.尚何以御邪而却疾耶.故曰难治.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之邪上逆而咳.下注而利矣.而又复谵语.此非少阴本病.乃被火气劫夺津液所致.火劫即温针灼艾之属.少阴不当发汗.而强以火劫之.不特竭其肾阴.亦并耗其胃液.胃干则谵语.肾燥则小便难也.

- 少阴病禁四条《伤寒贯珠集》
- 少阴病解《伤寒法祖》
- 少阴病苦酒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少阴病黄连阿胶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少阴病当灸及附子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少阴病时相《思考中医》
- 少阴病大承气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少阴病桃花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少阴病提纲《思考中医》
- 少阴病《中医词典》
- 少阴病提纲及意义《医学衷中参西录》
- 少阴病《中医名词词典》
- 少阴病通脉四逆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少阴本义《思考中医》
- 少阴病吴茱萸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少阴本病述古《伤寒指掌》
- 少阴病形《思考中医》
- 少阴〔前〕篇《伤寒恒论》
- 少阴病真武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少阴〔后〕篇《伤寒恒论》
- 少阴病状《千金翼方》
- 少阴《医学三字经》
- 少阴方总论《伤寒附翼》
- 少阴《时方妙用》
- 少阴甘桔汤《重楼玉钥》
- 少阴《中医名词词典》
- 少阴感风《竹林女科证治》
- 少阳总要述古《伤寒指掌》
- 少阴后篇 计八方《伤寒恒论》
《伤寒贯珠集》
- 卷一/太阳篇上
- 辨列太阳条例大意
- 太阳正治法第一
- 太阳权变法第二
- 不可发汗例十条
- 桂枝二越婢一汤脉证一条
- 桂枝麻黄各半汤脉证一条
- 大青龙汤脉证二条
- 小青龙汤脉证二条
- 十枣汤证治一条
- 五苓散证治一条
- 表实里虚四逆汤先救里一条
- 阳微先汗阴微先下随脉施治一条
- 伤寒里虚法先补里二条
- 结阴代阴脉法一条
- 太阳斡旋法第三
- 卷二/太阳篇下
- 太阳救逆法第四
- 太阳类病法第五
- 卷三/阳明篇上
- 卷四/阳明篇下
- 阳明明辨法第二
- 阳明杂治法第三
- 卷五/少阳篇
- 辨列少阳条例大意
- 少阳正治法第一
- 少阳权变法第二
- 少阳刺法第三
- 卷六/太阴篇
- 卷七/少阴篇
- 卷八/厥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