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微先汗阴微先下随脉施治一条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脉阴阳俱停者.阴阳诸脉.两相停匀.而无偏胜也.既无偏胜.则必有相持不下之势.故必至于战而汗出.而后邪气乃解.振栗者.阴阳相争之候也.但阳脉微者.阳邪先衰.故当汗出而解.
但阴脉微者.阴邪先衰.故可下之而解.所谓攻其坚而不入者.攻其瑕而立破也.然本论云、尺中脉微者.不可下.此又云、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盖彼为正虚而微.此为邪退而微也.脉微则同.
而辨之于邪与正之间.亦未易言之矣.调胃承气乃下药之最轻者.以因势利导.故不取大下而取缓行耳.夫伤寒先汗后下者.法之常也.或先汗或先下.随脉转移者.法之变也.设不知此而汗下妄施.宁不为逆耶.
调胃承气汤方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 阳微先汗阴微先下随脉施治一条《伤寒贯珠集》
- 阳旺而痛内障《中医词典》
- 阳维《经络全书》
- 阳旺传腑《四圣悬枢》
- 阳维《中医词典》
- 阳脱阴脱辩《侣山堂类辩》
- 阳维《诸病主病诗》
- 阳脱《奇方类编》
- 阳维病《中医词典》
- 阳脱《四圣心源》
- 阳维脉《针灸大成》
- 阳缩秘方《华佗神方》
- 阳维脉《中医名词词典》
- 阳缩不伸《中医词典》
- 阳维脉《圣济总录》
- 阳损及阴《中医词典》
- 阳维脉《中医词典》
- 阳损及阴《中医名词词典》
- 阳维脉《奇经八脉考》
- 阳燧锭灸《中医词典》
- 阳维脉《针灸聚英》
- 阳燧《中医词典》
- 阳维脉病《中医词典》
- 阳水阴水相火真水命门图说《疡医大全》
- 阳维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中医基础理论》
- 阳水阴水相火真水命门图说《冯氏锦囊秘录》
- 阳维脉分寸歌《医宗金鉴》
- 阳水《幼科心法要诀》
- 阳维脉分寸歌《刺灸心法要诀》
- 阳水《儿科萃精》
- 阳维脉论《经络汇编》
《伤寒贯珠集》
- 卷一/太阳篇上
- 辨列太阳条例大意
- 太阳正治法第一
- 太阳权变法第二
- 不可发汗例十条
- 桂枝二越婢一汤脉证一条
- 桂枝麻黄各半汤脉证一条
- 大青龙汤脉证二条
- 小青龙汤脉证二条
- 十枣汤证治一条
- 五苓散证治一条
- 表实里虚四逆汤先救里一条
- 阳微先汗阴微先下随脉施治一条
- 伤寒里虚法先补里二条
- 结阴代阴脉法一条
- 太阳斡旋法第三
- 卷二/太阳篇下
- 太阳救逆法第四
- 太阳类病法第五
- 卷三/阳明篇上
- 卷四/阳明篇下
- 阳明明辨法第二
- 阳明杂治法第三
- 卷五/少阳篇
- 辨列少阳条例大意
- 少阳正治法第一
- 少阳权变法第二
- 少阳刺法第三
- 卷六/太阴篇
- 卷七/少阴篇
- 卷八/厥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