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二越婢一汤脉证一条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无阳与亡阳不同.亡阳者.阳外亡而不守也.其根在肾.无阳者阳内竭而不用也.其源在胃.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病须得汗而解.而脉微弱.则阳无气矣.阳者.津液之根.犹水之气也.无气则水不至.无阳则津不化.而汗之源绝矣.虽发之.其可得乎.故用桂枝二分.生化阴阳.越婢一分.发散邪气.设得小汗.其邪必解.乃伤寒发汗之变法也.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论见后)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擘)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 咀.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 桂枝二越婢一汤脉证一条《伤寒贯珠集》
-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伤寒论》
-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二越婢一证《医学摘粹》
-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二越脾一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桂枝二越婢一汤《伤寒括要》
-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二越婢一汤《伤寒寻源》
- 桂枝茯苓丸《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二越婢一汤《删补名医方论》
- 桂枝茯苓丸《金匮悬解》
- 桂枝二越婢一汤《医宗金鉴》
- 桂枝茯苓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桂枝二越婢一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茯苓丸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二麻一汤《医宗金鉴》
- 桂枝茯苓丸方《医宗金鉴》
- 桂枝二麻黄一证《医学摘粹》
- 桂枝茯苓丸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 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其二(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伤寒论》
-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伤寒寻源》
-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伤寒括要》
-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方《医宗金鉴》
《伤寒贯珠集》
- 卷一/太阳篇上
- 辨列太阳条例大意
- 太阳正治法第一
- 太阳权变法第二
- 不可发汗例十条
- 桂枝二越婢一汤脉证一条
- 桂枝麻黄各半汤脉证一条
- 大青龙汤脉证二条
- 小青龙汤脉证二条
- 十枣汤证治一条
- 五苓散证治一条
- 表实里虚四逆汤先救里一条
- 阳微先汗阴微先下随脉施治一条
- 伤寒里虚法先补里二条
- 结阴代阴脉法一条
- 太阳斡旋法第三
- 卷二/太阳篇下
- 太阳救逆法第四
- 太阳类病法第五
- 卷三/阳明篇上
- 卷四/阳明篇下
- 阳明明辨法第二
- 阳明杂治法第三
- 卷五/少阳篇
- 辨列少阳条例大意
- 少阳正治法第一
- 少阳权变法第二
- 少阳刺法第三
- 卷六/太阴篇
- 卷七/少阴篇
- 卷八/厥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