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禁三条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仲景既详桂枝之用.后申桂枝之禁.曰桂枝、本为解肌.而不可用以发汗.解肌者.解散肌表之邪.与麻黄之发汗不同.故惟中风发热.脉浮缓.自汗出者为宜.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
则是太阳麻黄汤证.设误与桂枝.必致汗不出而烦躁.甚则斑黄狂乱.无所不至矣.此桂枝汤之大禁也.故曰、不可与也.当须识此.勿令误也.仲景叮咛之意至矣.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本草云、酒性热而善上.又忌诸甜物饮酒之人.甘味积中而热气时上.故虽有桂枝证.不得服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而桂枝汤味甘.能增满而致呕.亦一大禁也.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凡服桂枝汤吐者.不必尽是酒客.此其脾胃素有湿热蕴蓄.可知桂枝汤其甘足以酿湿.其温足以助热.设误服之而致吐.其湿热之积.上攻肺中.与表之邪风相得.蒸郁不解.发为肺痈.
咳吐脓血.势有必至者矣.仲景因酒客.复申其说如此.

- 桂枝汤禁三条《伤寒贯珠集》
- 桂枝汤桂枝《伤寒括要》
- 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治推论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汤方《伤寒论》
- 桂枝汤脉证七条《伤寒贯珠集》
- 桂枝汤方《伤寒明理论》
- 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医宗金鉴》
- 桂枝汤方《医学心悟》
- 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删补名医方论》
- 桂枝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汤圆通应用法《医法圆通》
- 桂枝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 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汤证其六(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 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汤证其三《经方实验录》
- 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汤证其四(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 桂枝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汤证其五(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 桂枝汤八十四 方见《伤寒·太阳》《金匮悬解》
- 桂枝汤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伤寒贯珠集》
- 卷一/太阳篇上
- 辨列太阳条例大意
- 太阳正治法第一
- 太阳权变法第二
- 不可发汗例十条
- 桂枝二越婢一汤脉证一条
- 桂枝麻黄各半汤脉证一条
- 大青龙汤脉证二条
- 小青龙汤脉证二条
- 十枣汤证治一条
- 五苓散证治一条
- 表实里虚四逆汤先救里一条
- 阳微先汗阴微先下随脉施治一条
- 伤寒里虚法先补里二条
- 结阴代阴脉法一条
- 太阳斡旋法第三
- 卷二/太阳篇下
- 太阳救逆法第四
- 太阳类病法第五
- 卷三/阳明篇上
- 卷四/阳明篇下
- 阳明明辨法第二
- 阳明杂治法第三
- 卷五/少阳篇
- 辨列少阳条例大意
- 少阳正治法第一
- 少阳权变法第二
- 少阳刺法第三
- 卷六/太阴篇
- 卷七/少阴篇
- 卷八/厥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