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枣汤证治一条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此外中风寒.内有悬饮之证.下利呕逆.饮之上攻而复下注也.然必风邪已解.而后可攻其饮.若其人 汗出.而不恶寒.为表已解.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为里未和.虽头痛而发作有时.知非风邪在经.而是饮气上攻也.故宜十枣汤下气逐饮.
十枣汤方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诸药末.
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按金匮云、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吐引痛.谓之悬饮.又云、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此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所以知其为悬饮也.悬饮非攻不去.芫花、甘遂、大戟.并逐饮之峻药.而欲攻其饮.必顾其正.大枣甘温以益中气.使不受药毒也.

- 十枣汤证治一条《伤寒贯珠集》
- 十枣汤证四 太阳百二十六《伤寒悬解》
- 十枣丸《仁术便览》
- 十枣汤证《临证实验录》
- 十枣证《医学摘粹》
- 十枣汤证《临证实验录》
- 十指麻木《中医词典》
- 十枣汤证《临证实验录》
- 十指头《中医词典》
- 十枣汤证《临证实验录》
- 十种丹毒《奇效简便良方》
- 十枣汤证《临证实验录》
- 十种丹证《幼幼集成》
- 十枣汤九十五 方见《伤寒》《金匮悬解》
- 十种水蛊肿满喘促《奇效简便良方》
- 十枣汤方《伤寒论》
- 十疰《中医词典》
- 十枣汤方《医宗金鉴》
- 十疰丸《备急千金要方》
- 十枣汤方《医宗金鉴》
- 十椎《中医词典》
- 十枣汤方《伤寒杂病论》
- 十子丸《奇方类编》
- 十枣汤方《伤寒杂病论》
- 十子丸《回生集》
- 十枣汤(玉函)《张氏医通》
- 十字韧带损伤《骨科学》
- 十枣汤《伤寒括要》
- 石《千金翼方》
- 十枣汤《医方论》
- 石《千金翼方》
《伤寒贯珠集》
- 卷一/太阳篇上
- 辨列太阳条例大意
- 太阳正治法第一
- 太阳权变法第二
- 不可发汗例十条
- 桂枝二越婢一汤脉证一条
- 桂枝麻黄各半汤脉证一条
- 大青龙汤脉证二条
- 小青龙汤脉证二条
- 十枣汤证治一条
- 五苓散证治一条
- 表实里虚四逆汤先救里一条
- 阳微先汗阴微先下随脉施治一条
- 伤寒里虚法先补里二条
- 结阴代阴脉法一条
- 太阳斡旋法第三
- 卷二/太阳篇下
- 太阳救逆法第四
- 太阳类病法第五
- 卷三/阳明篇上
- 卷四/阳明篇下
- 阳明明辨法第二
- 阳明杂治法第三
- 卷五/少阳篇
- 辨列少阳条例大意
- 少阳正治法第一
- 少阳权变法第二
- 少阳刺法第三
- 卷六/太阴篇
- 卷七/少阴篇
- 卷八/厥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