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病禁二条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
伤寒五六日.邪气传里.在上则为结胸.在下则为腹满而实.若不结胸.腹濡而脉复虚.则表里上下都无结聚.其邪为已解矣.解则其人不当复厥.而反厥者.非阳热深入也.乃血不足而不荣于四末也.是宜补而不可下.下之是虚其虚也.玉函云、虚者重泻.其气乃绝.故死.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按成氏曰、四逆、四肢不温也.厥者.手足冷也.然本篇云、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又云、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其他凡言厥逆之处不一.则四逆与厥.本无分别.特其病有阴阳之异耳.此条盖言阴寒厥逆.法当温散温养之.故云不可下之.前条云厥应下之者.则言邪热内陷之厥逆也.学人辨之.虚家、体虚不足之人也.虽非四逆与厥.亦不可下之.经云、毋实实.毋虚虚.
而遗人夭殃.此之谓也.

- 厥阴病禁二条《伤寒贯珠集》
- 厥阴病解《伤寒法祖》
- 厥阴病脉证五条《伤寒贯珠集》
- 厥阴病当归四逆汤及加吴茱萸生姜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厥阴病时相《思考中医》
- 厥阴病白头翁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厥阴病提纲《思考中医》
- 厥阴病白虎汤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厥阴病提纲及意义《医学衷中参西录》
- 厥阴病《中医词典》
- 厥阴病乌梅丸证《医学衷中参西录》
- 厥阴病《中医名词词典》
- 厥阴病状《千金翼方》
- 厥阴本义《思考中医》
- 厥阴的立方原则《思考中医》
- 厥阴本病述古《伤寒指掌》
- 厥阴二方《本草乘雅半偈》
- 厥阴《医学三字经》
- 厥阴方总论《伤寒附翼》
- 厥阴《时方妙用》
- 厥阴风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厥阴《中医词典》
- 厥阴风木《四圣心源》
- 厥阴《中医名词词典》
- 厥阴风木《医学摘粹》
- 厥腰痛《类经》
- 厥阴肝脏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厥阳独行《中医词典》
- 厥阴肝脏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厥阳《中医词典》
- 厥阴肝脏热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伤寒贯珠集》
- 卷一/太阳篇上
- 辨列太阳条例大意
- 太阳正治法第一
- 太阳权变法第二
- 不可发汗例十条
- 桂枝二越婢一汤脉证一条
- 桂枝麻黄各半汤脉证一条
- 大青龙汤脉证二条
- 小青龙汤脉证二条
- 十枣汤证治一条
- 五苓散证治一条
- 表实里虚四逆汤先救里一条
- 阳微先汗阴微先下随脉施治一条
- 伤寒里虚法先补里二条
- 结阴代阴脉法一条
- 太阳斡旋法第三
- 卷二/太阳篇下
- 太阳救逆法第四
- 太阳类病法第五
- 卷三/阳明篇上
- 卷四/阳明篇下
- 阳明明辨法第二
- 阳明杂治法第三
- 卷五/少阳篇
- 辨列少阳条例大意
- 少阳正治法第一
- 少阳权变法第二
- 少阳刺法第三
- 卷六/太阴篇
- 卷七/少阴篇
- 卷八/厥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