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痉病七条

《伤寒贯珠集》书籍目录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

此分痉病刚柔之异.以无汗恶寒者.为阴为刚.有汗不恶寒者.为阳为柔.阴性劲切.而阳性舒散也.然必兼有头动面赤.口噤.背反张.颈项强等证.仲景不言者.以痉字该之也.不然.何异太阳中风伤寒证.而谓之痉证耶.活人亦云痉证发热恶寒.与伤寒相似.但其脉沉迟弦细.而项背反张为异耳.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太阳脉本浮.今反沉者.风得湿而伏也.痉脉本紧弦.今反细者.真气适不足也.攻则正不能任.补则邪不得去.此痉病之难治者也.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痉病有太阳风寒不解.重感寒湿而成者.亦有亡血竭气.损伤阴阳.筋脉不荣而变成痉者.病在太阳.发汗太多.因致成痉.知其为液脱筋急之痉.而非风淫湿郁之痉矣.经云、气主煦之.

血主濡之.又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阴阳既衰.筋脉失其濡养.而强直不柔也.此痉病标本虚实之辨也.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痉病不离乎表.故身热恶寒.痉为风强病.而筋脉受之.故口噤.头项强.背反张.脉强直.

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也.头热足寒.面目赤.头动摇者.风为阳邪.其气上行而又主动也.

按以上五条.王叔和本编入痉湿 篇中.在三百九十七法之外.兹特录之.所以广类病之法也.以下二条.系太阳原文.而实为痉病.故移置此篇.以资辨证.非好为变乱前文也.学人辨诸.

太阳病.项背强KT KT .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KT KT .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二条本是痉证.而有表虚表实之分.表实者无汗.表虚者汗反自出.即所谓刚痉柔痉也.然痉、筋病也.亦风病也.故虽有刚柔之异.而其项背强KT KT 恶风.则一也.KT KT 项强连背.不能展顾之貌.桂枝加葛根汤.如太阳桂枝汤例.葛根汤.如太阳麻黄汤例.而并加葛根者.以项背KT KT .筋骨肌肉并痹而不用.故加葛根以疏肌肉之邪.且并须桂、芍、姜、枣.以通营卫之气.

桂枝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原方有麻黄三两.成氏云、麻黄主表实.后葛根汤证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药性正与此方同.其无汗者.当用麻黄.今自汗出.恐不加麻黄.但加葛根也.葛根汤方见正治法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贯珠集》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伤寒贯珠集》书籍目录
  1. 痉病七条《伤寒贯珠集》
  2. 痉病七《金匮悬解》
  3. 痉病三《伤寒悬解》
  4. 痉病论《医门法律》
  5. 痉病三《金匮悬解》
  6. 痉病六《金匮悬解》
  7. 痉病十《金匮悬解》
  8. 痉病九《金匮悬解》
  9. 痉病十二《金匮悬解》
  10. 痉病根原《四圣心源》
  11. 痉病十三《金匮悬解》
  12. 痉病二《金匮悬解》
  13. 痉病十一《金匮悬解》
  14. 痉病二《伤寒悬解》
  15. 痉病似天钓《中医词典》
  16. 痉病八《金匮悬解》
  17. 痉病死证《医宗金鉴》
  18. 痉病 五章《伤寒悬解》
  19. 痉病死证《杂病心法要诀》
  20. 痉病《中医内科学》
  21. 痉病四《伤寒悬解》
  22. 痉病《推拿抉微》
  23. 痉病四《金匮悬解》
  24. 痉病《伤寒大白》
  25. 痉病五《伤寒悬解》
  26. 痉病《古今名医汇粹》
  27. 痉病五《金匮悬解》
  28. 痉病《中医名词词典》
  29. 痉病一《伤寒悬解》
  30. 痉必拘挛《幼科释谜》
  31. 痉病一《金匮悬解》

《伤寒贯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