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踝管综合征

《中医伤科按摩学》书籍目录

【解剖生理】

踝管又称跖管,位于踝关节内侧,是小腿后面与足底深部蜂窝组织间的骨纤维组织所形成的一条管道。它的浅面为跨于足内踝和跟骨结节之间的分裂韧带,深部为跟骨、距骨和关节囊。踝管内,由前外向后内依次为胫后肌腱、趾长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和胫后神经及胫后动、静脉通过。胫神经在出跖管时,于分裂韧带深分分为足底内侧神经与足低外侧神经,两终支入足底,肌支支配诸肌,皮支分布于足底的皮肤。

【病因病理】

足部活动量突然增加,或踝关节内侧反复扭伤,使踝管内肌腱产生摩擦而形成腱鞘炎,腱鞘肿胀、肥厚,跖管内容积增大,致踝管相对狭窄,由于管内压力增高,产生足底内、外侧神经受压症状。

分裂韧带退变增厚,踝管内跟骨骨刺形成及骨折等,均可导致踝管狭窄,出现神经、血管受压症状与体征。

【临床表现与诊断】

本症的初期症状是站立或行走过久时,内踝后部疼痛不适,休息后即可缓解。随着病情的加重,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发作时间逐渐延长,病人有跟骨内侧与足底麻木或蚁行感。严重者,可出现足趾皮肤干燥、发亮,汗毛脱落与足部肌肉萎缩等。

检查时,用手轻叩内踝后方,足底部针刺感加剧。足极度背伸时,症状亦可加重。X线拍片检查,部分病例可提示距、跟骨内侧骨赘形成。

依据其病史、症状、体征,可做出诊断。

【治疗】

1.原则 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2.施术部位 以踝管部为主,小腿后侧和足部为辅。

3.取穴 承筋、承山、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水泉、然谷。

4.施术手法 推、按、揉、拨、擦、动。

5.时间与刺激量 每次治疗时间十到十五分钟为宜;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6.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

(1)推揉小腿踝管法 病人俯卧位。术者立于伤侧,双手自小腿内后侧交替推至踝管下部数十次;继之,双手拇指或多指揉上述路线数分钟,重点在踝管部。

(2)拨擦踝管按穴法 接上法。术者一手托握足部,另手拇指或食、中指拨踝管及其踝管内所通过的神经、肌腱1到3分钟;然后用大鱼际或小鱼际部擦踝管2分钟;拇指按压承筋、承山、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等穴,各半分钟。

(3)托握足部牵动法 病人仰卧位。术者立于床头,双手托握足部,牵拉踝关节1分钟;继之,在牵引姿势下左、右摇转踝关节各十数次,并将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活动数次。

【注意事项】

1.勿使踝关节重复扭伤动作,注意局部保暖,可配合患部热敷或熏洗。

2.治疗期间症状严重者,可适当减少踝关节的主动活动。

3.保守疗法无效者,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伤科按摩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伤科按摩学》书籍目录
  1. 踝管综合征《中医伤科按摩学》
  2. 踝管及其内容《人体解剖学》
  3. 踝花症《外科十三方考》
  4. 踝关节扭伤《骨科学》
  5. 踝尖《中医词典》
  6. 踝关节扭伤《手穴手纹诊治》
  7. 踝厥《中医词典》
  8. 踝关节扭伤《百病自测》
  9. 踝扭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0. 踝关节扭伤《中医伤科按摩学》
  11. 《中医词典》
  12. 踝关节扭挫伤《气功外气疗法》
  13. 坏病《中医名词词典》
  14. 踝关节结核《骨科学》
  15. 坏病《中医词典》
  16. 踝骨脱《中医词典》
  17. 坏病《医学纲目》
  18. 踝骨疽坏症《医门补要》
  19. 坏病《医述》
  20. 踝骨《医宗金鉴》
  21. 坏病《医学心悟》
  22. 踝骨《正骨心法要旨》
  23. 坏病《医效秘传》
  24. 踝骨《中医词典》
  25. 坏病篇存疑《医宗金鉴》
  26. 踝反射异常《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27. 坏病篇正误《医宗金鉴》
  28. 踝点《手穴手纹诊治》
  29. 坏病提纲二 太阳五十五《伤寒悬解》
  30. 踝部骨折《骨科学》
  31. 坏病续法《医学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