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一、踝关节扭伤

《中医伤科按摩学》书籍目录

踝关节扭伤为日常多见的关节扭伤。可分为单纯性扭伤或同时伴有骨、韧带、关节囊的损伤。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瘀肿、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

【解剖生理】

踝关节的主要功能是负重和行走。其运动范围只限于前后方向,故为屈戌关节。但与距下关节和跗间关节的活动合在一起,即成为能做旋转活动的“杵臼关节”。踝关节的正常运动和稳定,主要依赖于骨与韧带的相互调节作用。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内、外踝之间的关节面与距骨上之滑车及其两侧关节面构成。胫骨下端的关节面呈凹形,后唇较长,可以防止胫骨向前移位;但内踝较短,仅覆盖距骨内侧四分之一的面积。腓骨下端关节面(即外踝内面),完全覆盖了距骨体外侧(外踝比内踝长而偏后)。距骨之顶面呈鞍状,与胫骨下端关节面相对应;外侧关节面呈三角形,与外踝关节面相符合,但略低于内侧逗点状关节面;距骨体前宽后窄,能阻止踝关节向前移位。踝关节的关节囊前、后松弛,两侧紧张。关节周围的韧带前后薄弱而两侧较强。内侧副韧带呈三角形,又称三角韧带,其尖部朝上附着于内踝尖,底部三附于舟骨结节、跟舟、跖侧韧带和距骨颈等,并在后面附着于距骨体,称距腓前韧带;中束呈纵形,由腓骨尖至跟骨外侧,称跟腓韧带;后束较坚强,由外踝之内面止于距骨后结节,称距腓后韧带。胫腓横韧带,为连接胫骨和腓骨下端,保持踝关节稳定,并防止胫、腓骨下端分离。

【病因病理】

踝关节扭伤多由于行走不慎,足踏于不平之地,或下楼梯时突然踩空,或跳跃时足部着地不稳,致使足部突然发生内翻或跖屈内翻,或轻度背伸外翻发生跪跌姿势等引起。由于踝关节极度扭曲引起韧带过牵、移位、甚至撕裂,或其它筋肉组织撕裂,甚至嵌顿,发生局部渗出与血肿形成

依据筋肉组织的损伤程度和病理改变,分为六种类型:

(1)单纯扭伤 无韧带松弛变长现象,仅有韧带与骨附着处之间的滑液渗出,肿胀不明显,一般在休息后迅速消肿。

(2)轻型扭伤 韧带的部分纤维撕裂,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无损害,组织间仅有少量渗出,关节内可有较多渗出。但亦无韧带松弛、变长现象。

(3)严重扭伤 韧带组织的纤维撕裂,有轻微的韧带松弛、关节内渗出及周围筋肉损害较显著。

(4)韧带组织的纤维全部撕裂,出现明显的肿胀。

(5)极度严重扭伤 韧带与骨膜附着处部分撕脱,在骨与韧带断端间隙产生更为明显的肿胀。

(6)韧带附着处的一端完全撕脱。

【临床表现与诊断】

本病有明显的损伤史,多见于足跖屈内翻损伤。其主要表现为:

1.疼痛 伤后踝关节外侧或内侧骤然疼痛,行走或受伤关节活动时疼痛更著。

2.皮下瘀血 韧带或关节囊撕裂后,则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伤后2到3日皮肉瘀血青紫尤为明显。

3.肿胀 是损伤部位出血、组织渗出的具体表现。肿胀多见于踝关节前外侧和足背部。

4.跛行 出血积聚于关节间隙,或关节内有筋肉组织嵌夹,致使行走时疼痛,足跖部不敢着地,即是勉强行走,也只能以足外缘着地。

5.活动障碍与压痛 自动或被动活动明显受限,受伤局部压痛明显。

依据受伤史、局部症状与体征,即可明确诊断。但对严重损伤的病例,应作X线检查,以排除骨折、脱位,确定韧带断裂的程度。

【治疗】

1.原则 活血消肿,祛瘀止痛,正骨理筋,恢复功能。

2.施术部位 伤侧踝关节及小腿部。

3.取穴 阳陵泉、足三里、绝骨、承筋(承山)、丘墟、昆仑、解溪、仆参。

4.施术手法 揉、动、牵、搓。

5.时间与刺激量 每次十五分钟左右,刺激量应视病情而定。

6.手法操作 以左侧踝关节外侧扭伤为例。病人仰卧位,术者取坐位,手法分3步施术。

(1)内翻推摩滚揉法 术者左手握住伤足前部,右手大鱼际由下向上推摩,掌侧滚伤处周围数分钟。而后拇指缓缓用力往返推、揉伤处筋肉2到3分钟;继之,将伤足极度内翻,拇指继继轻揉踝部损伤处1到2分钟,将足恢复中立位。

(2)按摩俞穴镇痛法 拇指拨阳陵泉,揉、压足三里、绝骨、昆仑,拿承山穴各零点五到一分钟。

(3)伸屈牵动搓摩法 术者右手拇指按压伤处,余指托握足跟,左手握住足前部并将其极度背伸;继之,迅速而正确的突然用力将足踝部跖屈(此时多闻一轻微响声)。而后,右手托拿足跟部,左手仍握足前部,两手协同用力,在牵引下背伸跖屈、左右摇转再屈、伸踝关节;恢复中立位,用右手大鱼际搓、摩伤处及其周围,以热为度。

【注意事项】

1.新伤出血期,勿使用手法治疗,用冷敷2到3日,每日3到5此;骨折或严重脱位者,禁用本手法施术。

2.肿胀明显者,施手法后嘱病人抬高伤肢休息,以利肿胀消退。

3.配合踝关节的功能练习及中草药熏洗。常用熏洗方如:

(1)草药方 桑寄生伸筋草各十二克,独活十五克、桂枝当归草乌各9克,红花6克。

上药水煎熏洗局部,每日2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钟,每付药用2到3日,每周1个疗程。

(2)单方 食醋七百五十克,白酒一百五十克。

将醋煮沸后,加白酒熏洗伤处。亦可把足泡入盆中,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钟,每日1次,每周1个疗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伤科按摩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伤科按摩学》书籍目录
  1. 踝关节扭伤《中医伤科按摩学》
  2. 踝关节扭挫伤《气功外气疗法》
  3. 踝关节扭伤《百病自测》
  4. 踝关节结核《骨科学》
  5. 踝关节扭伤《手穴手纹诊治》
  6. 踝骨脱《中医词典》
  7. 踝关节扭伤《骨科学》
  8. 踝骨疽坏症《医门补要》
  9. 踝管及其内容《人体解剖学》
  10. 踝骨《医宗金鉴》
  11. 踝管综合征《中医伤科按摩学》
  12. 踝骨《正骨心法要旨》
  13. 踝花症《外科十三方考》
  14. 踝骨《中医词典》
  15. 踝尖《中医词典》
  16. 踝反射异常《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7. 踝厥《中医词典》
  18. 踝点《手穴手纹诊治》
  19. 踝扭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0. 踝部骨折《骨科学》
  21. 《中医词典》
  22. 踝部骨折《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3. 坏病《中医名词词典》
  24. 《中医词典》
  25. 坏病《中医词典》
  26. 《中医名词词典》
  27. 坏病《医学纲目》
  28. 槐子丸《妇人大全良方》
  29. 坏病《医述》
  30. 槐子丸《备急千金要方》
  31. 坏病《医学心悟》

《中医伤科按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