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营卫三焦第十一

《针灸甲乙经》书籍目录

黄帝问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安从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对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气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亦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日中而阳陇(一作袭,下同)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名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曰∶老人不夜瞑,少壮不夜寤者,何气使然?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利,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减,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而夜不得瞑。

曰∶愿闻营卫之所行,何道从始?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上焦出于胃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手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阴阳各二十五度为一周,故日夜五十周而复始,大会于手太阴。

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则汗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名曰漏泄。中焦亦并于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以受气,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

曰∶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也?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也。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有两死而无两生也。下焦者,别于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为下焦,渗而俱下,渗泄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也。

曰∶人饮酒,酒亦入胃,米未熟而小便独先下者何也?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滑(一作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也。故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针灸甲乙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针灸甲乙经》书籍目录
  1. 营卫三焦《针灸甲乙经》
  2. 营卫三焦《类经》
  3. 营卫生会《黄帝内经·灵枢》
  4. 营卫气血《中医词典》
  5. 营卫生会《灵枢悬解》
  6. 营卫气血《中医名词词典》
  7. 营卫生会《内经评文》
  8. 营卫气行《黄帝内经太素》
  9. 营卫生会《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10. 营卫气别《黄帝内经太素》
  11. 营卫殊病《伤寒悬解》
  12. 营卫气《景岳全书》
  13. 营卫殊伤《四圣悬枢》
  14. 营卫篇《经络全书》
  15. 营卫双调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16. 营卫论(附律二条·附答营卫五问)《医门法律》
  17. 营五十周《黄帝内经太素》
  18. 营卫论《冯氏锦囊秘录》
  19. 营血《中医名词词典》
  20. 营卫经络总论《灵素节注类编》
  21. 营血《中医词典》
  22. 营卫解《素灵微蕴》
  23. 营养、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中医饮食营养学》
  24. 营卫解《伤寒说意》
  25. 营养不良《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6. 营卫交重篇《外经微言》
  27. 营养不良《百病自测》
  28. 营卫不和《中医词典》
  29. 营养不良《儿科学》
  30. 营卫不和《中医名词词典》
  31. 营养不良对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临床营养学》

《针灸甲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