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经断复来

《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妇女自然绝经2年以上,又见阴道流血者,称“经断复来”,又称“老年经水复行”。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绝经后出血。若由生殖道恶性病变引起者,预后不良,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病因病机]

妇女49岁前后,肾气虚天癸竭,太冲咏衰少,地道不通,故经水断绝。若素体气阴两虚,邪气内伏,致冲任不固,则可发生本病。常见的分型有气虚、阴虚、血热和血瘀。

一、气虚

素体中气不足,复加劳力过度,损伤中气,气虚冲任不固,血失统摄,致经断复来。

二、阴虚

早婚多产,阴血本亏,复加房事不节,更伤肾精,或老年忧思过度,耗损营阴,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致经断复来。

三、血热

素体阳盛,或过食温燥之品,燥热内蕴,或感受热邪,或怒动肝火,火热损伤冲任,迫血妄行,致经断复来:

四.血瘀

老年体虚,气血运行不畅,复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留冲任,新血误行,致经断复来。

[辨证论治]

本病有虚证、有实证,也有虚实夹杂之候,当以出血的量、色、质、气味及全身证候综合分析,同肘参考各种检查结果,辨明证属良性或恶性。一般年龄愈大,出血时间愈长,反复发作,下腹部肿块增大速度快,伴腹水恶病质体质或红细胞沉降率异常增快者,恶性病变的可能性愈大。治疗首分良性恶性,良性者当以固摄冲任为大法,或补虚,或攻邪,或扶正祛邪;恶性病变者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一、气虚型

主要证候:自然绝经在2年以上,经水复来,血量较多,色淡质稀,小腹空坠,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光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

证候分析:气虚中气下陷,冲任不固,故经水复来,血量较多,小腹空坠;气虚脾弱,生化之源不足,故流血色淡质稀;中气不足,故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中阳不振,则面色觥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也为气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气养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安老汤(《傅青主女科》)。

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山茱萸阿胶、黑芥穗、香附木耳、炭甘草

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补中益气,固摄止血;熟地、阿胶当归养血止血;山茱萸收涩止血;香附理气,与补气养血药同用,使补而不滞;黑芥穗、木耳炭黑以制红,加强止血之力。全方以补气固冲摄血治本,养血止血治标,标本同治,故可收止血之功。

二、阴虚型

主要证候:自然绝经2年以上,经水复来,量不多,色鲜红,五心烦热,两颧潮红,夜睡不宁,咽干口燥,阴中干涩或灼热疼痛,皮肤或外阴瘙痒,大便燥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虚内热,热忧冲任,迫血妄行,故经水复来;阴虚血少,血为热灼,故量不多而色鲜红;阴虚于下,阳浮于上,故两颧潮红;阴虚内热,虚火内扰心神,故五心烦热,夜睡不宁;阴虚津亏,故咽干口燥,大便燥结;肝经绕阴器,肾司二阴,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外阴失养,故外阴瘙痒,阴中干涩,灼热疼痛;阴虚血燥,血虚生风,风动则痒,故皮肤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阴虚之象。

治疗法则:滋阴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清血养阴汤。

若出血期间,酌加生龟板、生龙骨、阿胶;皮肤、外阴瘙痒甚者,酌加白蒺藜荆芥何首乌;大便燥结者,酌加胡麻仁柏子仁

三、血热型

主要证候:自然绝经2年以上,经水复来,色深红,质稠,带下增多,色黄,有臭味,口苦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滑。

证候分析: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故经水复来;血被热灼,故血色深红,质稠;热灼伤津,故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热毒灼伤胞脉,故带下色黄,有臭味。舌红,苔黄,脉弦滑,也为血热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益阴煎(《医宗金鉴》)加生牡蛎茜根地榆

生地知母黄柏、生龟板、砂仁炙甘草

方中生地、茜根、地榆清热凉血止血;知母黄柏滋阴清热泻火;生龟板、生牡蛎固冲止血;少佐砂仁养胃醒脾,行气宽中。全方清热凉血泻火,血无热迫,冲任自固,血无妄行之弊矣。

若带下量多者,酌加车前子土茯苓薏苡仁;出血量多或反复发作,气味腐臭者,酌加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半枝莲

四、血瘀型

主要证候:自然绝经2年以上,经水复来,血色紫黯有块,量多少不一,小腹疼痛拒按,或胞中有症块,舌紫黯,脉弦涩或涩而有力。

证候分析:瘀阻冲任,血不循经,故经水复来,血色紫黯有块,量多少不一;瘀阻胞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小腹疼痛拒按;瘀血蓄于胞中,久则聚结成症,故胞中有块。舌紫黯,脉弦涩,也为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当归丸(《圣济总录》)。

当归芍药吴茱萸大黄干姜附子细辛丹皮川芎虻虫水蛭厚朴桃仁桂枝

方中芍药宜用赤药,桂当用桂枝。当归、赤芍川芎、桂枝活血祛瘀;虻虫水蛭祛瘀消积,大黄、丹皮、桃仁凉血祛瘀;吴茱萸干姜附子细辛温经散瘀;厚朴行气以助散结之力。全方活血祛瘀,消积化瘀,症结散,冲任通,血循常道,不致妄行则血能自止。本方攻破力猛,体实而瘀血内结者方可用。

若瘀积化热,症见手足心热,或低热不退,口干渴饮,尿赤便结,舌黯,苔黄而干,脉弦数者,去吴茱萸、干姜、附子、细辛、川芎,加三七、地榆、贯众;小腹疼痛剧者,加罂粟壳延胡索;久病体虚,面色苍白,形体羸瘦,气短气促,饮食减少者,去虻虫、大黄,加黄芪、白术、太子参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妇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妇科学》书籍目录
  1. 经断复来《中医妇科学》
  2. 经断复来《中医词典》
  3. 经断前后诸证《中医妇科学》
  4. 经断(经绝)《中医名词词典》
  5. 经断前后诸症《中医词典》
  6. 经断《中医词典》
  7. 经多发肿《中医词典》
  8. 经度篇《古今医统大全》
  9. 经方《中医名词词典》
  10. 经典神经递质《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11. 经方《中医词典》
  12. 经典免疫学时期《医学免疫学》
  13. 经方派《中医名词词典》
  14. 经典激活途径《医学免疫学》
  15. 经方派《中医词典》
  16. 经典的心理分析疗法《医学心理学》
  17. 经方与温病、北派经方家与南方温病派如何区别二者呢?《中医之钥》
  18. 经导管栓塞术《医学影像学》
  19. 经风《中医词典》
  20. 经导管灌注药物治疗《医学影像学》
  21. 经腑论《类证治裁》
  22. 经淡如水《中医词典》
  23. 经腑论《医学心悟》
  24. 经带面《饮膳正要》
  25. 经腑殊方《四圣悬枢》
  26. 经带兼目疾论《银海指南》
  27. 经腑双结《伤寒说意》
  28. 经从上逆《中医词典》
  29. 经过期而后行《胎产指南》
  30. 经从口鼻逆行《奇效简便良方》
  31. 经行白带属阳虚陷下《女科经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