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多亡阳
齐大哥十一月间.因感寒邪.头项强.身体痛.自用灵砂丹四五粒并服以酒引下.遂大汗出.汗后身轻.至夜.前病复来.以前药复汗.其病不愈.复以通圣散发汗.病添身体沉重足 冷而恶寒.是日方命医.医者不究前治.又以五积散汗之.翌日.身重如石.不能反侧.足 如冰.冷及腰背.头汗如贯珠.出而不流.心胸躁热.烦乱不安.喜饮冷.西瓜、梨柿冰水之物.常置左右.病至于此.命予治之.诊得六脉如蛛丝.微微欲绝.予以死决之.主家曰.得汗多矣.焉能为害.予曰.夫寒邪中人者.阳气不足之所致也.而感之有轻重.汗之者岂可失其宜哉.仲景曰.阴盛阳虚.汗之则愈.汗者、助阳退阴之意也.且寒邪不能自出.必待阳气泄.乃能出也.今以时月论之.大法夏月宜汗.此大法焉.然并以太过为戒.况冬三月闭藏之时.无扰乎阳.无泄皮肤.使气亟夺.为养藏之道也.逆之则少阴不藏.此冬气之应也.凡有触冒.宜微汗之.以平为期.邪退乃已.急当衣暖衣.居密室.服实表补卫气之剂.虽有寒邪.弗能为害.此从权之治也.今非时而大发其汗.乃谓之逆.故仲景有云.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今本伤而汗.汗而复伤.伤而复汗.汗出数回.使气亟夺.卫气无守.阳泄于外.阴乘于内.故经云.独阳不生.独阴不长.不死何待.虽卢扁亦不能治之活也.是日.至夜将半.项强身体不仁.手足搐急.爪甲青而死矣.金匮要略云.不当汗而妄汗之.令人夺其津液枯槁而死.今当汗之.一过亦中绝其命.况不当汗而强汗之者乎.

- 汗多亡阳《卫生宝鉴》
- 汗多亡津证二十三 阳明四十二《伤寒悬解》
- 汗多亡阳证十五 阳明六十六《伤寒悬解》
- 汗多变痉《医学心悟》
- 汗多胃燥证二十 阳明七十一《伤寒悬解》
- 汗出有自盗之名《医学传心录》
- 汗法《中医词典》
- 汗出异常《中医内科学》
- 汗法《厘正按摩要术》
- 汗出如油《中医词典》
- 汗法《广瘟疫论》
- 汗出如油《中医名词词典》
- 汗法(发汗法)《中医名词词典》
- 汗出偏沮《中医词典》
- 汗法二百八十五法《针灸神书》
- 汗出紧愈《伤寒说意》
- 汗后《伤寒直格》
- 汗出濈濈然《中医名词词典》
- 汗后表虚漏泄恶风恶寒《伤寒说意》
- 汗出多而变痉《女科证治准绳》
- 汗后不解《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汗出不治症《医学从众录》
- 汗后不解(伤寒门 下)《古今医统大全》
- 汗出不治症《医学实在易》
- 汗后吃逆证《伤寒九十论》
- 汗出不止《产鉴》
- 汗后疮疡证《伤寒九十论》
- 汗出不彻有三义《医述》
- 汗后大便下赤水或脓血《扁鹊心书》
- 汗出《张氏医通》
- 汗后恶寒《伤寒捷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