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汗出异常

《中医内科学》书籍目录

汗出异常是指非生理状态下的出汗或无汗,是内科疾病中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基本病机是津液的生成、敷布失常所致。通过分析汗出异常的性质,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和疾病的轻重等。临床时应了解汗量多少、汗的粘稠度、汗出时间、汗出部位及主要兼症等情况。

无汗:兼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脉浮紧者,为外寒束表;若在发热过程中无汗,兼皮肤干皱无弹性,舌红绛者,为邪热人营伤阴;若长期无汗,兼口、眼干燥或关节疼痛者,为燥证。

自汗:一般指日间汗出,动则益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属气虚、阳虚。

盗汗:是指病人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常兼潮热、颧红等,多为阴虚内热,阴津被扰所致。

战汗:多见于热病过程中,寒热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者,常见于正邪交争之时,为疾病的转折点。如汗出后热退脉缓,是邪去正安,疾病好转的表现;如汗出后仍身发高热,脉来急疾,则是邪盛正衰,疾病恶化的表现。

汗出不畅:发热汗出不畅,身热不扬,汗出粘手,伴脘痞纳呆,舌苔黄腻,为湿热病。

大汗不已:兼见发热面赤,口渴饮冷,脉洪大者,为里热亢盛,蒸津外泄所致;冷汗淋漓,汗出粘手,兼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乃阳气暴脱,津随阳泄之亡阳证。

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者,是上焦邪热循经上蒸所致;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

半身汗出:是指病人仅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为下半身有汗,而另一侧则经常无汗,无汗侧为患侧,多由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周所致,可见于中风痿病截瘫等病人。

手足心汗,是指手足心出汗较多,多为脾胃有病或肝经郁热累及于脾,脾不主津,津淫于四末。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内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内科学》书籍目录
  1. 汗出异常《中医内科学》
  2. 汗出如油《中医词典》
  3. 汗出有自盗之名《医学传心录》
  4. 汗出如油《中医名词词典》
  5. 汗多变痉《医学心悟》
  6. 汗出偏沮《中医词典》
  7. 汗多亡津证二十三 阳明四十二《伤寒悬解》
  8. 汗出紧愈《伤寒说意》
  9. 汗多亡阳《卫生宝鉴》
  10. 汗出濈濈然《中医名词词典》
  11. 汗多亡阳证十五 阳明六十六《伤寒悬解》
  12. 汗出多而变痉《女科证治准绳》
  13. 汗多胃燥证二十 阳明七十一《伤寒悬解》
  14. 汗出不治症《医学从众录》
  15. 汗法《中医词典》
  16. 汗出不治症《医学实在易》
  17. 汗法《厘正按摩要术》
  18. 汗出不止《产鉴》
  19. 汗法《广瘟疫论》
  20. 汗出不彻有三义《医述》
  21. 汗法(发汗法)《中医名词词典》
  22. 汗出《张氏医通》
  23. 汗法二百八十五法《针灸神书》
  24. 汗部《神应经》
  25. 汗后《伤寒直格》
  26. 汗不出《针灸资生经》
  27. 汗后表虚漏泄恶风恶寒《伤寒说意》
  28. 汗不出《普济方·针灸》
  29. 汗后不解《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30. 汗病《读医随笔》
  31. 汗后不解(伤寒门 下)《古今医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