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论冲气上冲之病因病状病脉及治法

《医学衷中参西录》书籍目录

冲气上冲之病甚多,而医者识其病者甚少。即或能识此病,亦多不能洞悉其病因,而施以相当之治法。

冲者,奇经八脉之一,其脉在胞室之两旁,与任脉相连,为肾脏之辅弼,气化相通。是以肾虚之人,冲气多不能收敛,而有上冲之弊。况冲脉之上系原隶阳明胃府,因冲气上冲,胃府之气亦失其息息下行之常(胃气以息息下行为常),或亦转而上逆,阻塞饮食,不能下行,多化痰涎,因腹中膨闷、哕气、呃逆连连不止,甚则两肋疼胀、头目眩晕。其脉则弦硬而长,乃肝脉之现象也。盖冲气上冲之证,固由于肾脏之虚,亦多由肝气恣横,素性多怒之人,其肝气之暴发,更助冲胃之气上逆,故脉之现象如此。治此证者,宜以敛冲、镇冲为主,而以降胃、平肝之药佐之。其脉象数而觉热者,宜再辅以滋阴退热之品。愚生平治愈此证已不胜纪,近在沧州连治愈数人,爰将治愈之案详列于下,以备参观。

沧州安××,年十八九,胸胁满闷,饮食减少,时作哕逆,腹中漉漉有声,盖气冲痰涎作响也,大便干燥,脉象弦长有力。为疏方,用生龙骨牡蛎代赭石各八钱,生山药、生芡实各六钱,半夏、生杭芍各四钱,芒硝苏子各二钱,浓朴甘草各钱半。一剂后,脉即柔和。按方略有加减,数剂全愈。

陈修园谓龙骨牡蛎为治痰之神品,然泛用之多不见效,惟以治此证之痰,则效验非常。因此等痰涎,原因冲气上冲而生,龙骨、牡蛎能镇敛冲气,自能引导痰涎下行也。盖修园原谓其能导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下归其宅,故能治痰。夫火逆上,水泛滥,其中原有冲气上冲也。

赵××,因有冲气上冲病,自言患此病已三年,百方调治,毫无效验。其病,脉情状大略与前案同,惟无痰声漉漉,而尺脉稍弱。遂于前方去芒硝,加柏子仁枸杞子各五钱。连服数剂全愈。

沧州一叟,年七十四岁,性浮躁,因常常忿怒,致冲气上冲,剧时觉有气自下上冲,杜塞咽喉,有危在顷刻之势,其脉左右皆弦硬异常。为其年高,遂于前第二方中加野台参三钱,一剂见轻。又服一剂,冲气遂不上冲。又服数剂以善其后。为治此证多用第二方加减,因名为降胃镇冲汤。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衷中参西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衷中参西录》书籍目录
  1. 论冲气上冲之病因病状病脉及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2. 论赤痢自小肠来《质疑录》
  3. 论抽风不是风《医林改错》
  4. 论赤箭《苏沈良方》
  5. 论臭《冯氏锦囊秘录》
  6. 论赤白游风《外科枢要》
  7. 论臭痘《冯氏锦囊秘录》
  8. 论齿为肾胃大肠所属《重楼玉钥续编》
  9. 论出痘饮水即呛《医林改错》
  10. 论齿衄《医旨绪余》
  11. 论初病大法《济阴纲目》
  12. 论持针《针灸易学》
  13. 论初诞《冯氏锦囊秘录》
  14. 论持手诀消息法《外科精义》
  15. 论初起肿疡《疡医大全》
  16. 论持手诀消息法《疡医大全》
  17. 论初妊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18. 论成胎分男女之异《济阴纲目》
  19. 论初受气《幼幼新书》
  20. 论沉脉形状指法主病《伤寒六书》
  21. 论初诊用药《知医必辨》
  22. 论肠痈《外科枢要》
  23. 论传尸《华佗神方》
  24. 论肠覃《济阴纲目》
  25. 论传阳变阴之极,变病变法《医学入门》
  26. 论肠结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27. 论喘(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28. 论产后诸禁《类证治裁》
  29. 论喘(附哮)《读医随笔》
  30. 论产后调理法《济阴纲目》
  31. 论疮《外科枢要》

《医学衷中参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