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霍乱兼转筋

《医学衷中参西录》书籍目录

天津王××,年三十八岁,于季冬得霍乱证。

病因 厂中腊底事务烦杂,劳心过度,暗生内热,又兼因怒激动肝火,怒犹未歇,遽就寝睡,至一点钟时,觉心中扰乱,腹中作疼,移时则吐泻交作,遂成霍乱。

证候 心中发热而渴,恶心怔忡,饮水须臾即吐,腹中时疼时止,疼剧时则下泻,泻时异常觉热,偶有小便,热亦如斯,有时两腿筋转,然不甚剧,其脉象无力,却无闭塞之象。

诊断 霍乱之证,恒有脉象无火而其实际转大热者,即或脉闭身冷显露寒凉之象,亦不可遽以凉断。此证脉象不见有热,而心中热而且渴,二便尤甚觉热,其为内蕴实热无疑。至其脉不见有热象者,以心脏因受毒麻痹,而机关之启闭无力也。拟用大剂寒凉清其内热,而辅以解毒消菌之品。

处方 生石膏(三两捣细) 生杭芍(八钱) 清半夏(五钱温水淘三次) 生怀山药(五钱)嫩竹茹(三钱碎的) 甘松(二钱) 甘草(三钱)

共煎汤三盅,分三次温服下。每次送服卫生防疫宝丹五十粒。

方载后方中。甘松亦名甘松香,即西药中之缬草也。《本草纲目》谓马氏《开宝本草》,载其主恶气,卒心腹痛满。西人谓其善治转筋,是以为治霍乱要药。且其性善熏劳瘵,诚有解毒除菌之力也。

复诊 将药分两次服完,吐泻、腹疼、转筋诸证皆愈。惟心中犹觉热作渴,二便仍觉发热。诊其脉较前有力,显呈有火之象。盖其心脏至此已不麻痹,启闭之机关灵活,是以脉象更改也。其犹觉热与渴者,因系余火未清,而吐泻之甚者最足伤阴,阴分伤损,最易生热,且善作渴,此不可但治以泻火之凉药也,拟兼投以大滋真阴之品。

处方 生怀山药(一两) 大甘枸杞(一两) 北沙参(一两) 离中丹(五钱)

药共四味,将前三味煎汤一大盅,送服离中丹一半,迟四点钟再将药渣煎汤一大盅,送服其余一半。

效果 将药分三次服完,热退渴止,病遂全愈。

帮助 霍乱之证,原阴阳俱有。然愚五十年经验以来,知此证属阳,而宜治以凉药者十居其八;此证属阴,而宜治以热药者十居其一;此证属半阴半阳,当凉热之药并用,以调剂其阴阳者,又十居其一。而后世论者,恒以《伤寒论》所载之霍乱为真霍乱,至于以凉药治愈之霍乱,皆系假霍乱,不知《伤寒论》对于霍乱之治法亦非专用热药也。有如其篇第七节云,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夫既明言热多寒多,是显有寒热可分也。

虽所用之五苓散中亦有桂枝而分量独轻,至泽泻茯苓猪苓其性皆微凉,其方原不可以热论也。且用显微镜审察此病之菌,系弯曲杆形,是以此证无论凉热,惟审察其传染之毒菌,现弯曲杆形即为霍乱无疑也。至欲细审此病之凉热百不失一,当参观霍乱方,及论霍乱治法篇,自能临证无误。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衷中参西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衷中参西录》书籍目录
  1. 霍乱兼转筋《医学衷中参西录》
  2. 霍乱夹食《凌临灵方》
  3. 霍乱简便方《幼幼集成》
  4. 霍乱昏塞下利《圣济总录》
  5. 霍乱解《儿科萃精》
  6. 霍乱弧菌和副霍乱弧菌的快速检查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7. 霍乱筋急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8. 霍乱弧菌《医学微生物学》
  9. 霍乱九《伤寒悬解》
  10. 霍乱候《诸病源候论》
  11. 霍乱绝症三条《一得集》
  12. 霍乱候《诸病源候论》
  13. 霍乱类《察病指南》
  14. 霍乱候《诸病源候论》
  15. 霍乱六《伤寒悬解》
  16. 霍乱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17. 霍乱论《症因脉治》
  18. 霍乱后诸病候《诸病源候论》
  19. 霍乱论《胎产心法》
  20. 霍乱后脉绝手足冷方四首《外台秘要》
  21. 霍乱论《胎产心法》
  22. 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候《诸病源候论》
  23. 霍乱论《古今医彻》
  24. 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圣济总录》
  25. 霍乱论《婴童类萃》
  26. 霍乱后不除候《诸病源候论》
  27. 霍乱论《妇科秘书》
  28. 霍乱根原《四圣心源》
  29. 霍乱论治《类证治裁》
  30. 霍乱歌《伤寒百证歌》
  31. 霍乱脉案《类证治裁》

《医学衷中参西录》